致谢 | 第4-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目录 | 第10-13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3-36页 |
1.1 细菌群体感应 | 第13-18页 |
1.1.1 细菌群体感应的发现 | 第13-14页 |
1.1.2 群体感应系统的类型 | 第14-18页 |
1.2 铜绿假单胞菌QS系统中AmbB的研究进展 | 第18-22页 |
1.2.1 铜绿假单胞菌中的群体感应 | 第18-20页 |
1.2.2 AmbB蛋白的研究进展 | 第20-22页 |
1.3 AmbB结构上属于非核糖体肽合成酶 | 第22-28页 |
1.3.1 非核糖体肽合成酶及其组成结构 | 第22-24页 |
1.3.2 NRPS的合成过程 | 第24页 |
1.3.3 NRPS的结构域特性 | 第24-28页 |
1.4 结构生物学 | 第28-36页 |
1.4.1 结构生物学简介 | 第28-29页 |
1.4.2 结构生物学的研究方法 | 第29-31页 |
1.4.3 X射线晶体学解析蛋白质结构的基本流程 | 第31-32页 |
1.4.4 蛋白质的结晶 | 第32-36页 |
第2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36-52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36-39页 |
2.1.1 菌株和质粒 | 第36页 |
2.1.2 酶与药品、试剂盒 | 第36-37页 |
2.1.3 实验仪器 | 第37页 |
2.1.4 试剂配制 | 第37-39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39-52页 |
2.2.1 ambB基因片段的扩增 | 第39-44页 |
2.2.2 重组载体的初步鉴定 | 第44-46页 |
2.2.3 目的蛋白的表达 | 第46页 |
2.2.4 目的蛋白的纯化 | 第46-49页 |
2.2.5 蛋白结晶 | 第49页 |
2.2.6 硒代甲硫氨酸晶体和重金属衍生物的制备 | 第49-50页 |
2.2.7 结构的解析与完善 | 第50-52页 |
第3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2-70页 |
3.1 ambB基因的扩增与克隆 | 第52-53页 |
3.2 AmbBc的表达与纯化 | 第53-56页 |
3.2.1 AmbBc蛋白的小量表达 | 第53页 |
3.2.2 AmbBc的大量表达与纯化 | 第53-55页 |
3.2.3 利用AKTA凝胶过滤层析纯化AmbBc目的蛋白 | 第55-56页 |
3.3 AmbBc蛋白的晶体学研究 | 第56-60页 |
3.3.1 AmbBc蛋白结晶浓度的筛选 | 第56页 |
3.3.2 AmbBc蛋白晶体初筛 | 第56-58页 |
3.3.3 AmbBc蛋白晶体的优化 | 第58-60页 |
3.4 AmbBc蛋白晶体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 第60-70页 |
3.4.1 防冻液的选择 | 第60-61页 |
3.4.2 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 第61-62页 |
3.4.3 相位问题 | 第62-66页 |
3.4.4 AmbBc的整体结构 | 第66-70页 |
第4章 小结与展望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9页 |
附录A | 第79-81页 |
作者简历及在校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