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隋、唐至清前期(581~1840年)论文--明(1368~1663年)论文

《明末忠烈纪实》与《皇明四朝成仁录》之比较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9-16页
    一、选题的目的第9-10页
    二、意义第10页
    三、研究现状第10-14页
    四、研究方法和思路第14-16页
第一章 两书的产生背景第16-23页
    第一节 明中后期至清前期的节义观第16-18页
    第二节 明中后期至清前期的华夷观第18-23页
        一、明代的华夷观第18-21页
        二、清初的华夷观第21-23页
第二章 两书作者研究第23-33页
    第一节 徐秉义其人第23-25页
        一、徐秉义生平第23页
        二、为官生涯第23-24页
        三、为乡里所控诉第24-25页
    第二节 屈大均其人第25-29页
        一、屈大均生平第25-26页
        二、反清立场第26-27页
        三、屈大均家族第27-28页
        四、屈大均华夷思想第28-29页
    第三节 徐秉义与屈大均之比较第29-33页
        一、徐秉义与屈大均人生路线不同第29-30页
        二、徐秉义与屈大均均拥趸儒家思想第30-33页
第三章 两书的编纂过程与修书目的第33-38页
    第一节 编纂过程第33-36页
        一、《明末忠烈纪实》的编纂过程第33-34页
        二、《皇明四朝成仁录》的编纂过程第34-36页
    第二节 修书目的第36-38页
        一、《明末忠烈纪实》的修书目的第36页
        二、《皇明四朝成仁录》的目的第36-38页
第四章 内容比较第38-49页
    第一节 卷次划分第38-40页
        一、《明末忠烈纪实》卷次划分第38页
        二、《皇明四朝成仁录》卷次划分第38-40页
    第二节 卷次及人物统计比较第40-43页
        一、卷次之区别第40-41页
        二、人物统计之区别第41-43页
    第三节 对传主描写的不同第43-49页
        一、从《左懋第传》看两者之区别第43-48页
        二、两者区别分析第48-49页
第五章 对《明末忠烈纪实》与《皇明四朝成仁录》的评价第49-62页
    第一节 《明末忠烈纪实》的优缺点第49-55页
        一、优点第49-51页
        二、缺点第51-55页
    第二节 《皇明四朝成仁录》的优缺点第55-61页
        一、优点第55-57页
        二、缺点第57-61页
    第三节 两书优缺点之比较第61-62页
结语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7页
致谢第67-6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明清山东运河区域人群生活方式研究
下一篇:清前中期医政与民间医疗研究--以江南地区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