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无机化学论文--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论文--第Ⅰ族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论文--铜副族(IB族金属元素)论文--银Ag论文

超薄Ag纳米薄膜原位纳米压痕力学性能表征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9页
    1.1 引言第11-13页
    1.2 纳米薄膜材料第13-15页
        1.2.1 纳米薄膜材料的简介第13-14页
        1.2.2 纳米薄膜材料的性质第14-15页
        1.2.3 纳米薄膜材料的应用发展第15页
    1.3 纳米薄膜材料力学性能表征第15-17页
        1.3.1 纳米薄膜材料力学性能表征的意义第15-16页
        1.3.2 纳米薄膜材料力学性能表征的发展现状第16页
        1.3.3 纳米薄膜材料力学性能表征存在的问题第16-17页
    1.4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7-19页
第二章 实验仪器第19-29页
    2.1 引言第19页
    2.2 实验仪器介绍第19-27页
        2.2.1 Quanta250扫描电子显微镜第19-21页
        2.2.2 布鲁克原子力显微镜第21-23页
        2.2.3 SEM-SPM联合测试系统第23-24页
        2.2.4 白光干涉仪第24-25页
        2.2.5 磁控溅射仪第25-27页
    2.3 本章小结第27-29页
第三章 实验测试方法第29-41页
    3.1 纳米压痕技术第29-30页
    3.2 实验计算方法第30-38页
        3.2.1 Herz接触理论第31-32页
        3.2.2 O-P计算方法第32-33页
        3.2.3 Sneddon计算方法第33-34页
        3.2.4 DMT模型第34-36页
        3.2.5 JKR模型第36-37页
        3.2.6 King修正模型第37-38页
    3.3 本章小结第38-41页
第四章 超薄纳米银薄膜在高真空和大气环境下力学表征第41-51页
    4.1 引言第41-42页
    4.2 超薄银纳米薄膜的制备第42-43页
    4.3 银薄膜结构表征第43-44页
    4.4 超薄银纳米薄膜的力学性能表征第44-49页
        4.4.1 超薄银纳米薄膜的压痕实验过程第44-45页
        4.4.2 超薄银纳米薄膜的弹性模量测试结果第45-47页
        4.4.3 水汽对银薄膜弹性模量影响的机理分析第47-49页
    4.5 本章小结第49-51页
第五章 表面粗糙度对超薄纳米银薄膜力学性能的影响第51-63页
    5.1 引言第51-52页
    5.2 实验步骤第52-55页
        5.2.1 超薄纳米银薄膜的制备第52-53页
        5.2.2 膜厚测量第53-54页
        5.2.3 表面粗糙度统计第54-55页
    5.3 超薄银纳米薄膜的力学性能表征第55-59页
        5.3.1 超薄银纳米薄膜的压痕实验过程第55-56页
        5.3.2 超薄银纳米薄膜力学性能分析(Bruker-AFM)第56-59页
    5.4 超薄银纳米薄膜的力学性能分析(SEM-SPM和Bruker-AFM)第59-61页
    5.5 本章小结第61-63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3-65页
    6.1 全文总结第63-64页
    6.2 展望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71页
致谢第71-73页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粉煤灰空心微珠基复合粉体的制备、表征及机理研究
下一篇:贵金属纳米颗粒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共振对激光输出特性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