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工程论文--农业动力、农村能源论文--生物能(生物质能)的应用论文--沼气论文

小麦秸秆与猪粪混合物料厌氧发酵特征及微生物调控机制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一章 导言第14-29页
    1.1 立题背景第14-16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6-24页
        1.2.1 厌氧发酵工艺条件第16-20页
        1.2.2 厌氧发酵过程稳定性第20-21页
        1.2.3 厌氧发酵过程动力学特征第21-22页
        1.2.4 厌氧发酵过程酶学特征第22页
        1.2.5 厌氧发酵过程C:N:P化学计量特征第22-24页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4-25页
    1.4 研究内容第25-28页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28-29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29-38页
    2.1 试验材料第29-30页
    2.2 试验方法第30-38页
        2.2.1 试验设计第30-32页
        2.2.2 试验装置第32页
        2.2.3 测定指标与方法第32-37页
        2.2.4 试验数据的统计学分析第37-38页
第三章 小麦秸秆与猪粪混合物料厌氧发酵工艺优化第38-44页
    3.1 温度对混合物料厌氧发酵产气量的影响第38-39页
    3.2 添加磁铁粉对混合物料厌氧发酵产气量的影响第39-41页
    3.3 氨水预处理小麦秸秆对混合物料厌氧发酵产气量的影响第41-42页
    3.4 讨论与小结第42-44页
第四章 不同发酵工艺下混合物料厌氧发酵过程特征第44-58页
    4.1 单一发酵工艺下厌氧发酵过程特征第44-49页
        4.1.1 厌氧发酵过程产气量的变化第44-45页
        4.1.2 厌氧发酵过程pH值的变化第45-46页
        4.1.3 厌氧发酵过程氨态氮、挥发性脂肪酸的变化第46-48页
        4.1.4 厌氧发酵过程系统稳定性分析第48-49页
    4.2 互作发酵工艺下厌氧发酵过程特征第49-54页
        4.2.1 厌氧发酵过程产气量的变化第49-50页
        4.2.2 厌氧发酵过程pH值的变化第50-51页
        4.2.3 厌氧发酵过程氨态氮、挥发性脂肪酸的变化第51-53页
        4.2.4 厌氧发酵过程系统稳定性分析第53-54页
    4.3 讨论与小结第54-58页
第五章 不同发酵工艺下混合物料厌氧发酵动力学特征第58-65页
    5.1 单一发酵工艺下厌氧发酵动力学特征第58-60页
        5.1.1 厌氧发酵过程底物水解速率的变化第58-59页
        5.1.2 产气潜力、最大产气速率、停滞时间和有效产气时间的变化第59-60页
    5.2 互作发酵工艺下厌氧发酵动力学特征第60-63页
        5.2.1 厌氧发酵过程底物水解速率的变化第60-61页
        5.2.2 产气潜力、最大产气速率、停滞时间和有效产气时间的变化第61-63页
    5.3 讨论与小结第63-65页
第六章 不同发酵工艺下混合物料厌氧发酵过程C:N:P化学计量特征第65-73页
    6.1 单一发酵工艺下厌氧发酵过程C:N:P化学计量特征第65-67页
        6.1.1 厌氧发酵过程C、N、P含量的变化第65-66页
        6.1.2 厌氧发酵过程C:N:P化学计量比值的变化第66-67页
    6.2 互作发酵工艺下厌氧发酵过程C:N:P化学计量特征第67-69页
        6.2.1 厌氧发酵过程C、N、P含量的变化第67-68页
        6.2.2 厌氧发酵过程C:N:P化学计量比值的变化第68-69页
    6.3 讨论与小结第69-73页
第七章 不同发酵工艺下混合物料厌氧发酵过程酶学特征第73-80页
    7.1 单一发酵工艺下厌氧发酵过程酶活性的变化第73-75页
    7.2 互作发酵工艺下厌氧发酵过程酶活性的变化第75-77页
    7.3 讨论与小结第77-80页
第八章 不同发酵工艺下混合物料厌氧发酵过程微生物群落特征第80-102页
    8.1 单一发酵工艺下厌氧发酵过程微生物群落特征第80-90页
        8.1.1 厌氧发酵过程产甲烷菌的群落特征第80-85页
        8.1.2 厌氧发酵过程细菌的群落特征第85-90页
    8.2 互作发酵工艺下厌氧发酵过程微生物群落特征第90-98页
        8.2.1 厌氧发酵过程产甲烷菌的群落特征第90-95页
        8.2.2 厌氧发酵过程细菌的群落特征第95-98页
    8.3 讨论与小结第98-102页
第九章 混合物料厌氧发酵过程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的驱动因子分析第102-116页
    9.1 过程特征-化学计量比-酶活性的相关性分析第102-104页
        9.1.1 单一发酵工艺下的相关性分析第102-103页
        9.1.2 互作发酵工艺下的相关性分析第103-104页
    9.2 产甲烷菌群落结构变化的驱动因子分析第104-108页
        9.2.1 单一发酵工艺下产甲烷菌群落结构变化的驱动因子第105-106页
        9.2.2 互作发酵工艺下产甲烷菌群落结构变化的驱动因子第106-108页
    9.3 细菌群落结构变化的驱动因子分析第108-112页
        9.3.1 单一发酵工艺下细菌群落结构变化的驱动因子第108-110页
        9.3.2 互作发酵工艺下细菌群落结构变化的驱动因子第110-112页
    9.5 讨论与小结第112-116页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第116-119页
    10.1 主要结论第116-117页
    10.2 创新点第117页
    10.3 研究展望第117-119页
参考文献第119-128页
致谢第128-131页
作者简介第131-132页

论文共13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粘性泥沙絮凝沉降过程与控制机制研究
下一篇:青藏高原东部农田土壤质量与土壤碳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