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例肝硬化合并首次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分析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前言 | 第10-14页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14-17页 |
1.研究对象 | 第14页 |
2.诊断标准 | 第14页 |
3.纳入标准 | 第14-15页 |
4.排除标准 | 第15页 |
5.研究资料 | 第15页 |
6.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结果 | 第17-30页 |
1.一般情况 | 第17-18页 |
2.临床特征 | 第18-24页 |
2.1 首次上消化道出血距肝硬化确诊时间 | 第18-19页 |
2.2 季节分布 | 第19-20页 |
2.3 出血诱因 | 第20页 |
2.4 出血病因 | 第20-21页 |
2.5 肝硬化病因 | 第21-22页 |
2.6 出血方式 | 第22页 |
2.7 腹部症状 | 第22-23页 |
2.8 出血量、肝功能Child-Pugh分级 | 第23-24页 |
3.合并其他并发症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 第24-26页 |
4.实验室检查 | 第26-28页 |
4.1 血常规 | 第26页 |
4.2 血生化 | 第26-27页 |
4.3 凝血功能 | 第27-28页 |
5.辅助检查 | 第28-29页 |
5.1 腹部超声 | 第28页 |
5.2 电子胃镜 | 第28-29页 |
6.治疗方法 | 第29-30页 |
讨论 | 第30-38页 |
1.一般情况 | 第30页 |
2.临床特征 | 第30-32页 |
3.其他并发症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 第32-33页 |
4.实验室检查 | 第33-34页 |
5.辅助检查 | 第34-35页 |
6.治疗 | 第35-37页 |
6.1 EVB的治疗 | 第35-36页 |
6.2 EVB的二级预防 | 第36-37页 |
6.3 PHG的治疗 | 第37页 |
6.4 HU的治疗 | 第37页 |
7.不足与展望 | 第37-38页 |
结论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4页 |
附录 | 第44-48页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