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1 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城乡建设无序蔓延 | 第11页 |
1.1.2 生态环境破坏和城市自身环境恶化 | 第11页 |
1.1.3 城乡规划向公共政策转型 | 第11-12页 |
1.1.4 规划体制条块分割导致一个空间对应多个目标 | 第12页 |
1.2 研究命题、对象与关键问题 | 第12-13页 |
1.2.1 研究命题与对象 | 第12-13页 |
1.2.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3页 |
1.3 研究目的、意义与创新 | 第13-14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3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3.3 研究的先进性 | 第14页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4-17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4.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市域“两线三区”空间管制探索 | 第17-48页 |
2.1 空间管制的理论研究 | 第17-28页 |
2.1.1 理念起源 | 第17-19页 |
2.1.2 空间管制基本概念 | 第19-23页 |
2.1.3 空间管制内涵解读 | 第23-28页 |
2.2 我国空间管制类型对比分析 | 第28-35页 |
2.2.1 我国空间管制四大类型 | 第28-29页 |
2.2.2 各类空间管制区划的差异 | 第29-35页 |
2.3 空间管制的相关实践研究 | 第35-42页 |
2.3.1 国外空间管制实践 | 第35-37页 |
2.3.2 国内各省、市在空间管制分区的实践 | 第37-42页 |
2.4 基于“两线三区”的市域空间管制探索 | 第42-47页 |
2.4.1 现有空间管制模式有待优化 | 第42-43页 |
2.4.2 市域空间管制区划标准思考 | 第43-45页 |
2.4.3 建立市域“两线三区”的空间管制模式 | 第45-4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三章 生态红线划定探讨 | 第48-64页 |
3.1 当前生态红线划定面临的问题 | 第48-50页 |
3.2 生态红线概念内涵 | 第50-53页 |
3.2.1 生态红线概念界定 | 第50-52页 |
3.2.2 生态红线内涵解读 | 第52-53页 |
3.3 生态红线划定探讨 | 第53-61页 |
3.3.1 生态红线相关实践评述 | 第53-55页 |
3.3.2 划定阶段 | 第55页 |
3.3.3 划线标准与原则 | 第55-57页 |
3.3.4 划定范围 | 第57-61页 |
3.4 关于生态红线的其他思考 | 第61-6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四章 城市开发边界划定探讨 | 第64-77页 |
4.1 城市开发边界概念内涵 | 第64-68页 |
4.1.1 城市开发边界概念界定 | 第64-66页 |
4.1.2 城市开发边界内涵解读 | 第66-68页 |
4.2 城市开发边界划定探讨 | 第68-75页 |
4.2.1 国外实践经验借鉴 | 第68-71页 |
4.2.2 划定阶段 | 第71页 |
4.2.3 划定标准与原则 | 第71-72页 |
4.2.4 划定空间范围 | 第72-73页 |
4.2.5 城市开发边界中国化应注意的问题 | 第73-75页 |
4.3 城市开发边界与生态红线的关系 | 第75-7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第五章 “三区”空间管制政策与实施探讨 | 第77-90页 |
5.1 空间管制政策相关研究 | 第77-80页 |
5.1.1 我国三种空间管制分区政策对比分析 | 第77-79页 |
5.1.2 《北京市限建区规划(2006-2020)》 | 第79-80页 |
5.2 “三区”空间管制政策探讨 | 第80-87页 |
5.2.1 生态红线区管制政策 | 第80-83页 |
5.2.2 乡村发展区管制政策 | 第83-86页 |
5.2.3 城市建设区管制政策 | 第86-87页 |
5.3 市域空间管制实施路径建议 | 第87-8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9-90页 |
第六章 汕头市空间管制体系构建与实施的探索实践 | 第90-104页 |
6.1 汕头市概况 | 第90-92页 |
6.1.1 现状概况 | 第90-91页 |
6.1.2 空间发展的主要问题 | 第91-92页 |
6.2 汕头市市域“两线三区”空间管制模式建立 | 第92-102页 |
6.2.1 划定生态红线,严守城市生态本底 | 第93-99页 |
6.2.2 划定城市开发边界,限制组团扩张 | 第99-100页 |
6.2.3 汕头市空间管制方案确定 | 第100-101页 |
6.2.4 空间管制政策措施 | 第101-102页 |
6.2.5 实施与运作方式建议 | 第102页 |
6.3 实践过程中的矛盾与困难 | 第102-103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03-104页 |
第七章 结语 | 第104-108页 |
7.1 主要结论 | 第104-107页 |
7.1.1 空间管制是优化配置有限空间资源的重要工具 | 第104页 |
7.1.2 市域“两线三区”空间管制模式的建立 | 第104-106页 |
7.1.3 市域“三区”空间管制政策 | 第106-107页 |
7.2 不足与后续提升方向 | 第107-108页 |
参考文献 | 第108-11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13-114页 |
致谢 | 第114-115页 |
附件 | 第11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