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药理学论文--中药实验药理论文

中药证(病)—量关系研究--以大黄为例

摘要第3-7页
ABSTRACT第7-10页
缩略词表第11-16页
引言第16-23页
    1 中医药“因证(病)施量”用药理念及对中药用量的思考第17-18页
    2 中药证(病)-量关系的提出及科学内涵第18-19页
    3 多功效中药大黄作为研究模式药的依据第19页
    4 大黄证(病)-量关系研究疾病模型的选择第19-21页
    5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与内容第21-23页
        5.1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第21-22页
        5.2 技术路线第22-23页
第一章 样品采集、制备及质量控制研究第23-37页
    1 实验材料第23-24页
        1.1 生大黄药材收集,鉴定及饮片制备第23-24页
        1.2 对照品及化学试剂第24页
        1.3 仪器与耗材第24页
    2 实验方法第24-28页
        2.1 基于HPLC的大黄多成分定量分析第24-25页
        2.2 大黄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第25-27页
        2.3 基于LC-MS的大黄化学成分研究第27-28页
        2.4 大黄提取物的制备第28页
    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28-36页
        3.1 大黄提取物中多成分含量测定结果第29-30页
        3.2 大黄液相指纹图谱结果第30-32页
        3.3 大黄化学成分分析结果第32-36页
        3.4 生大黄水提取物的制备第36页
    4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二章 大黄治疗便秘的量效关系研究第37-74页
    第一节 大黄治疗便秘的药效评价及量效关系初探第38-49页
        1 实验材料第38页
            1.1 化学试剂及药品第38页
            1.2 仪器与耗材第38页
        2 实验方法第38-43页
            2.1 动物实验设计,分组及给药第38-41页
            2.2 大鼠一般状态、摄水量、摄食量、粪便状态及肠推进等药效学指标检测第41-42页
            2.3 血清样本准备及结肠病理组织切片观察及分析第42页
            2.4 大鼠肝体指数,肝脏生化指标的测定以及肝脏病理组织切片观察第42页
            2.5 统计分析第42-43页
        3 实验结果和讨论第43-47页
            3.1 一般状态观察第43页
            3.2 大鼠体重、摄食量、摄水量及尿液量的测定第43页
            3.3 大鼠粪便状态及肠推进实验结果第43-44页
            3.4 横结肠病理学观察及分析第44-46页
            3.5 肝脏病理切片及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第46-47页
        4 小结第47-49页
    第二节 基于生物标志物的大黄治疗便秘量效关系研究第49-74页
        1 实验材料第49页
            1.1 化学试剂及药品第49页
            1.2 仪器与耗材第49页
        2 实验方法第49-55页
            2.1 血清样品处理第49-50页
            2.2 LC-MS分析条件第50-52页
            2.3 LC-MS代谢组学分析方法学验证第52页
            2.4 代谢组学数据处理及药效生物标志物的筛选、鉴定第52-54页
            2.5 量效曲线分析第54-55页
        3 实验结果和讨论第55-73页
            3.1 LC-MS分析方法验证第55-56页
            3.2 代谢组学多元分析第56-59页
            3.3 生物标志物的筛选及鉴定第59-66页
            3.4 各剂量大黄对生物标志物变化的影响第66-68页
            3.5 基于药效生物标志物的量效曲线分析第68-69页
            3.6 基于大黄药效生物标志物的体内代谢通路分析第69-73页
        4 小结第73-74页
第三章 大黄治疗胆汁淤积性肝炎的量效关系研究第74-106页
    第一节 大黄治疗胆汁淤积性肝炎的药效评价及量效关系初探第75-83页
        1 实验材料第75页
            1.1 化学试剂及药品第75页
            1.2 仪器与耗材第75页
        2 实验方法第75-78页
            2.1 动物实验设计,分组及给药第75-77页
            2.2 大鼠一般状态及粪便状态观察,生化指标检测第77-78页
            2.3 肝组织病理切片观察及分析第78页
        3 实验结果和讨论第78-82页
            3.1 一般状态观察结果第78页
            3.2 肝脏病理学观察结果第78-80页
            3.3 血清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第80-81页
            3.4 大黄对胆汁淤积性肝炎大鼠腹泻程度的影响第81-82页
        4 小结第82-83页
    第二节 基于生物标志物的大黄治疗胆汁淤积性肝炎量效关系研究第83-106页
        1 实验材料第83页
            1.1 化学试剂及药品第83页
            1.2 仪器与耗材第83页
        2 实验方法第83-86页
            2.1 血清样品处理第83-84页
            2.2 LC-MS分析条件第84页
            2.3 LC-MS方法学验证第84页
            2.4 代谢组学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第84-85页
            2.5 量效曲线拟合第85-86页
        3 实验结果及讨论第86-105页
            3.1 LC-MS方法学考察结果第86-87页
            3.2 LC-MS分析结果第87-89页
            3.3 代谢组学PCA及OPLS-DA多元分析结果第89-92页
            3.4 生物标志物的筛选、鉴定结果第92-97页
            3.5 各剂量大黄对药效生物标志物的变化水平的影响第97-98页
            3.6 基于生物标志物的量效曲线分析第98-100页
            3.7 基于大黄药效生物标志物的生物通路分析第100-105页
        4 小结第105-106页
第四章 大黄治疗急性胰腺炎的量效关系研究第106-133页
    第一节 大黄治疗急性胰腺炎的药效评价及量效关系初探第106-116页
        1 实验材料第106-107页
            1.1 化学试剂、药品及试剂盒第106-107页
            1.2 仪器与试剂盒第107页
        2 实验方法第107-110页
            2.1 动物实验设计,分组及给药第107-108页
            2.2 大鼠一般状态、粪便状态观察,血清淀粉酶、脂肪酶等药效学指标检测第108-109页
            2.3 胰腺病理组织切片观察及定量分析第109页
            2.4 大鼠肝体指数,肝脏生化指标的测定以及肝脏病理组织切片观察第109-110页
        3 实验结果和讨论第110-116页
            3.1 一般状态的观察结果第110页
            3.2 胰腺病理观察及评分结果第110-111页
            3.3 生化指标及ELISA实验结果第111-112页
            3.4 大黄对急性胰腺炎大鼠腹泻程度的评价结果第112-113页
            3.5 大黄对大鼠肝毒性评价结果第113-116页
        4 小结第116页
    第二节 基于生物标志物的大黄治疗急性胰腺炎量效关系研究第116-133页
        1 实验材料第116-117页
            1.1 化学试剂及药品第116页
            1.2 仪器与耗材第116-117页
        2 实验方法第117-118页
            2.1 血清样品处理第117页
            2.2 LC-MS分析条件第117页
            2.3 LC-MS方法学验证第117-118页
            2.4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第118页
        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118-131页
            3.1 LC-MS方法学考察结果第119-120页
            3.2 代谢组学多元分析结果第120-124页
            3.3 生物标志物的筛选及鉴定第124-125页
            3.4 各剂量大黄对药效生物标志物的影响第125-127页
            3.5 基于药效生物标志物的量效曲线分析第127-128页
            3.6 基于药效生物标志物的体内代谢通路分析第128-131页
        4 小结第131-133页
第五章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生物标志物的大黄证(病)-量关系研究第133-150页
    1 实验材料及实验方法第133-135页
        1.1 大黄治疗便秘、胆汁淤积性肝炎及胰腺炎的证(病)-量关系分析第133页
        1.2 大黄治疗便秘、胆汁淤积性肝炎及胰腺炎的网络药理生物学机制比较分析第133-135页
    2 实验结果及讨论第135-148页
        2.1 大黄治疗便秘、胆汁淤积性肝炎及胰腺炎的证(病)-量关系分析第135-140页
        2.2 大黄治疗便秘、胆汁淤积性肝炎及胰腺炎的网络分析结果第140-141页
        2.3 基于差异性生物网络作用的证(病)-量关系研究第141-146页
        2.4 基于共同生物网络作用过程的证(病)-量关系研究第146-148页
    3 小结第148-150页
第六章 结语与展望第150-154页
    1 主要研究结果与结论第151-152页
    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第152-153页
    3 课题的研究意义及展望第153-154页
参考文献第154-167页
文献综述第167-179页
    参考文献第175-179页
致谢第179-181页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第181-182页

论文共1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白芍总苷对肺纤维化Th17/Treg相关细胞因子的调节及抑制MRC-5增殖的机制研究
下一篇:桑杏清营汤干预放射性肺损伤趋化因子CCL3/CCR1通路的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