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药理学论文--中药实验药理论文

基于肠道微环境初步探讨肺系调治方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

中文摘要第6-10页
Abstract第10-13页
中英文缩写表第14-15页
前言第15-18页
第一部分 实验研究第18-59页
    技术路线第18-19页
    1.实验材料第19-20页
        1.1 实验动物第19页
        1.2 实验试剂与药物第19-20页
        1.3 实验仪器设备第20页
    2.实验方法第20-26页
        2.1 实验分组第20页
        2.2 建立菌群及免疫失调模型第20页
        2.3 中药的制备第20-21页
        2.4 阳性药物选择依据第21-22页
        2.5 药物干预第22页
        2.6 指标选择意义第22页
        2.7 指标检测方法第22-26页
        2.8 统计方法第26页
    3.实验结果第26-43页
        3.1 行为学变化第26页
        3.2 体重的变化第26-27页
        3.3 胸腺和脾指数的变化第27-28页
        3.4 肺sIgA的变化第28-30页
        3.5 肠sIgA的变化第30-31页
        3.6 短链脂肪酸的变化第31页
        3.7 肺-肠菌群的变化第31-41页
            3.7.1 OTU水平的变化第31-33页
            3.7.2 肺和肠道菌群在门水平相对丰度的变化第33-35页
            3.7.3 肺和肠道菌群在属水平相对丰度的变化第35-38页
            3.7.4 肺和肠道菌群多样性指数的变化第38-40页
            3.7.5 组间差异性分析第40-41页
        3.8 肺-肠菌群群落相关性分析第41-43页
    4.讨论第43-51页
        4.1 菌群与免疫第43-45页
        4.2 肺系调治法的现代内涵第45-51页
    5.结论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9页
第二部分 文献研究第59-71页
    参考文献第66-7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成果第71-72页
致谢第72-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四株植物内生菌的代谢物及生物活性研究
下一篇:夏枯草中熊果酸诱导人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TPC-1凋亡的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