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论文--脑部疾病论文--癫痫论文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卡马西平治疗难治性癫痫大鼠的药动学及抗耐药机制研究

中文摘要第3-6页
Abstract第6-8页
缩略词第9-14页
第一章 前言第14-18页
    1.1 癫痫第14页
    1.2 癫痫耐药机制中多药耐药转运体的研究第14-15页
    1.3 中西药复合并用治疗癫痫的研究概况第15-16页
        1.3.1 癫痫的病因病机第15页
        1.3.2 中西药结合治疗癫痫的临床及实验研究第15-16页
        1.3.3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癫痫的研究进展第16页
    1.4 难治性癫痫模型的建立第16-17页
    1.5 研究内容第17-18页
第二章 复方丹参滴丸对卡马西平在正常及难治性癫痫大鼠脑内分布的影响第18-27页
    2.1 实验材料第18-19页
        2.1.1 药物及试剂第18页
        2.1.2 动物第18-19页
        2.1.3 仪器第19页
    2.2 实验方法第19-23页
        2.2.1 癫痫模型建立第19页
        2.2.2 分组及给药第19页
        2.2.3 色谱与质谱条件第19-20页
        2.2.4 溶液的配制第20页
        2.2.5 样品处理第20页
        2.2.6 方法学验证第20-22页
        2.2.7 统计分析第22-23页
    2.3 结果第23-25页
        2.3.1 行为学观察第23页
        2.3.2 正常和难治性癫痫大鼠中卡马西平的脑组织分布差异第23页
        2.3.3 复方丹参滴丸对卡马西平在正常大鼠脑组织中的分布影响第23-24页
        2.3.4 复方丹参滴丸对卡马西平在难治性癫痫大鼠脑组织中的分布影响第24-25页
    2.4 讨论第25-27页
第三章 复方丹参滴丸对卡马西平在正常及难治性癫痫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影响第27-35页
    3.1 实验材料第27-28页
        3.1.1 药物及试剂第27页
        3.1.2 动物第27-28页
        3.1.3 仪器第28页
    3.2 实验方法第28-31页
        3.2.1 癫痫模型建立第28页
        3.2.2 分组及给药第28页
        3.2.3 色谱条件及质谱条件第28-29页
        3.2.4 溶液的配制第29页
        3.2.5 样品处理第29页
        3.2.6 方法学验证第29-31页
    3.3 结果第31-34页
        3.3.1 复方丹参滴丸对卡马西平在正常大鼠血浆中的药动学影响第31-32页
        3.3.2 复方丹参滴丸对卡马西平在难治性癫痫大鼠血浆中的药动学影响第32-34页
    3.4 讨论第34-35页
第四章 RT-PCR检测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卡马西平对癫痫大鼠海马体MDR1及Mrp1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第35-43页
    4.1 实验材料第35-36页
        4.1.1 药物及试剂第35页
        4.1.2 动物第35页
        4.1.3 仪器第35-36页
    4.2 实验方法第36-39页
        4.2.1 癫痫模型建立第36页
        4.2.2 分组及给药第36页
        4.2.3 组织样本收集第36页
        4.2.4 引物设计第36-37页
        4.2.5 组织总RNA提取及定量第37页
        4.2.6 反转录合成cDNA第37-38页
        4.2.7 Real-TimePCR反应第38-39页
        4.2.8 数据处理及统计学分析第39页
    4.3 实验结果第39-41页
        4.3.1 45 d时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Mrp1及MDR1基因mRNA表达的变化第39-40页
        4.3.2 90 d时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Mrp1及MDR1基因mRNA表达的变化第40-41页
    4.4 讨论第41-43页
第五章 Western blot检测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卡马西平对癫痫大鼠海马体P-gp及Mrp1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第43-50页
    5.1 实验材料第43-44页
        5.1.1 药物及试剂第43页
        5.1.2 动物第43-44页
        5.1.3 仪器第44页
    5.2 实验方法第44-45页
        5.2.1 癫痫模型建立第44页
        5.2.2 分组及给药第44页
        5.2.3 组织样本收集第44-45页
        5.2.4 蛋白样品提取第45页
        5.2.5 蛋白样品定量第45页
        5.2.6 蛋白样品变性第45页
    5.3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第45-46页
        5.3.1 灌胶与上样第45页
        5.3.2 电泳第45-46页
        5.3.3 转膜第46页
        5.3.4 封闭第46页
        5.3.5 抗体孵育第46页
        5.3.6 ECL发光显影第46页
        5.3.7 实验结果图像分析及统计学分析第46页
    5.4 实验结果第46-48页
        5.4.1 45 d时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Mrp1及P-gp蛋白表达的变化第46-47页
        5.4.2 90 d时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Mrp1及P-gp蛋白表达的变化第47-48页
    5.5 讨论第48-50页
研究结论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5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55-56页
致谢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兰州市三级医院脑卒中患者住院费用分析及病例组合研究
下一篇:环磷酰胺和吗替麦考酚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