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三塘湖盆地构造演化及其与油气的关系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5页
    1.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第10-11页
    1.2 选题依据第11页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1-13页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第13-14页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第14-15页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第15-25页
    2.1 区域大地构造背景第15-18页
    2.2 盆地基底性质第18-20页
    2.3 地层层序与岩性特征第20-25页
第3章 盆地构造格架第25-37页
    3.1 盆地构造单元划分第25-34页
        3.1.1 东北逆冲推覆隆起带第25-27页
        3.1.2 西南逆冲推覆隆起带第27页
        3.1.3 盆地中央坳陷带第27-34页
    3.2 断裂体系第34-37页
        3.2.1 三塘湖盆地西南缘断裂第34页
        3.2.2 盆地中央断裂第34-35页
        3.2.3 中央坳陷带东部逆掩断裂第35页
        3.2.4 中央坳陷带内北西向、北东向和近东西向断裂系第35-37页
第4章 构造几何学与运动学特征第37-46页
    4.1 构造样式第37-43页
        4.1.1 构造样式类型第37-41页
        4.1.2 构造样式的垂向叠置第41-43页
    4.2 平衡地质剖面及其运动学特征第43-46页
第5章 构造运动与构造应力场特征第46-57页
    5.1 不整合面与构造运动期次第46-51页
        5.1.1 海西中期构造运动(1 幕、2 幕)第47-48页
        5.1.2 海西晚期构造运动第48-49页
        5.1.3 印支晚期构造运动第49-50页
        5.1.4 燕山中期构造运动第50页
        5.1.5 燕山晚期构造运动和喜山运动第50-51页
    5.2 构造层划分第51-53页
        5.2.1 下石炭统构造层第51页
        5.2.2 上石炭统构造层第51页
        5.2.3 二叠系构造层第51-52页
        5.2.4 三叠系—白垩系构造层第52-53页
        5.2.5 新生界构造层第53页
    5.3 构造运动的应变场与应力场第53-57页
第6章 构造演化及其与油气的关系第57-69页
    6.1 盆地构造演化与原型盆地性质第57-66页
        6.1.1 基底构造演化阶段第57页
        6.1.2 寒武纪—泥盆纪洋盆开启—闭合阶段第57-58页
        6.1.3 早石炭世残留海盆地演化阶段第58-59页
        6.1.4 晚石炭世裂陷槽演化阶段第59-60页
        6.1.5 二叠纪断陷盆地演化阶段第60-62页
        6.1.6 三叠纪—白垩纪坳陷盆地演化阶段第62-65页
        6.1.7 新生代后期盆地改造阶段第65-66页
    6.2 构造演化与油气的关系第66-69页
        6.2.1 油气地质条件第66-67页
        6.2.2 构造演化与油气的关系第67-69页
第7章 结论第69-70页
致谢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诺敏河地区第四纪火山群研究
下一篇:个旧卡房大白岩矿段主要元素分布特征和赋存状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