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成本平衡关系下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 ·研究背景 | 第8页 |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8-9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1-14页 |
|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 ·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 第二章 理论概述 | 第14-17页 |
| ·生态补偿的有关理论 | 第14-15页 |
| ·生态补偿的界定 | 第14页 |
| ·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 | 第14-15页 |
| ·成本平衡理念 | 第15-17页 |
| 第三章 流域生态补偿与成本平衡分析 | 第17-23页 |
| ·流域生态补偿与成本平衡之间的关系 | 第17-18页 |
| ·国内外流域生态补偿的实践经验 | 第18-21页 |
| ·国外流域生态补偿实践 | 第18-20页 |
| ·国内流域生态补偿实践 | 第20-21页 |
| ·我国流域生态补偿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1-23页 |
| 第四章 基于成本平衡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与模式 | 第23-38页 |
| ·机制设计 | 第23-27页 |
| ·补偿主客体 | 第23-25页 |
| ·补偿标准 | 第25页 |
| ·补偿方式 | 第25-27页 |
| ·补偿应用与监督 | 第27页 |
| ·社会经济—生态环境耦合 | 第27-29页 |
| ·设计方法的选择——系统动力学 | 第29-34页 |
| ·流域生态补偿系统 | 第29页 |
| ·系统动力学建模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 第29-31页 |
| ·系统动力学建模方法 | 第31-33页 |
| ·系统动力学建模基本步骤 | 第33-34页 |
| ·系统构建 | 第34-38页 |
| ·建模目的 | 第34页 |
| ·群体定性分析与边界确定 | 第34-38页 |
| 第五章 案例分析(以抚仙湖为例) | 第38-66页 |
| ·抚仙湖概况 | 第38-39页 |
| ·湖泊基本情况 | 第38-39页 |
| ·社会经济概况 | 第39页 |
| ·湖区存在的生态问题 | 第39-48页 |
| ·湖区的经济发展状况 | 第39-46页 |
| ·湖区的社会发展状况 | 第46-48页 |
| ·抚仙湖流域生态补偿SD模型建立 | 第48-53页 |
| ·模型建立 | 第48-50页 |
| ·各子模块主要变量及其SD方程 | 第50-53页 |
| ·仿真预测与结果分析 | 第53-64页 |
| ·模型参数确定 | 第53-54页 |
| ·模型检验 | 第54-56页 |
| ·方案设计与仿真结果分析 | 第56-64页 |
| ·抚仙湖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政策建议 | 第64-66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66-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 致谢 | 第71-72页 |
| 附录(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活动)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