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

论我国浮动抵押制度的完善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页
导言第10页
第一章 浮动抵押制度概述和意义第10-18页
    第一节 浮动抵押制度的概念和特征第10-12页
        一、浮动抵押的概念第10-11页
        二、浮动抵押的特征第11-12页
    第二节 浮动抵押制度的历史渊源第12-13页
        一、罗马法中对浮动抵押的规定第12页
        二、现代意义上浮动抵押制度的形成第12-13页
    第三节 浮动抵押制度在我国的确立第13页
    第四节 浮动抵押与其他抵押方式的不同第13-16页
        一、浮动抵押与动产抵押的区别第14页
        二、浮动抵押与最高额抵押的区别第14-15页
        三、浮动抵押与财团抵押的区别第15-16页
    第五节 浮动抵押制度的功能和作用第16-18页
        一、浮动抵押的双重功能第16-17页
        二、浮动抵押有利于物之效用的发挥第17页
        三、动产融资功能的充分发挥第17-18页
        四、浮动抵押简化抵押手续、降低成本第18页
第二章 浮动抵押制度存在的缺陷和应用中的风险防控第18-27页
    第一节 浮动抵押制度的缺陷第19-20页
        一、制度本身存在的缺陷第19页
        二、制度与我国国情不相符第19-20页
    第二节 抵押人范围规定过于宽泛第20-21页
        一、国外浮动抵押人主体的规定第20-21页
        二、我国法律对抵押人主体的规定第21页
    第三节 浮动抵押客体规定过于狭窄第21-22页
        一、国际上浮动抵押客体和资产设立范围的规定第21-22页
        二、我国浮动抵押客体和资产设立范围的规定第22页
    第四节 抵押物浮动性增加了抵押权实现的风险第22-25页
        一、抵押物的不确定性第22-23页
        二、抵押人对抵押物的自由处分第23-24页
        三、抵押物的流动性导致物上代位性的不确定性第24-25页
    第五节 浮动抵押封押后清偿顺位的混乱第25-27页
        一、浮动抵押与普通债权的受偿关系第25页
        二、浮动抵押与固定抵押的受偿关系第25-26页
        三、各个浮动抵押之间的关系第26-27页
第三章 完善浮动抵押制度的若干建议第27-37页
    第一节 加快信用体系建设第27-28页
        一、在制度上加强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第27-28页
        二、建立和完善个人信用记录制度第28页
    第二节 适当压缩主体、拓宽客体范围第28-30页
        一、适当压缩浮动抵押主体的范围第28-29页
        二、适当拓宽浮动抵押客体的范围第29-30页
    第三节 明确浮动抵押行使顺位第30-32页
        一、浮动抵押与普通债权的受偿关系第30-31页
        二、浮动抵押与固定抵押的受偿关系第31页
        三、各个浮动抵押之间的关系第31-32页
    第四节 完善浮动抵押登记制度第32-34页
        一、浮动抵押的登记机关第32页
        二、浮动抵押登记的对抗效力第32-33页
        三、建立全国统一的动产浮动抵押电子公示系统第33页
        四、浮动抵押限制条款登记的特殊规定第33-34页
    第五节 引进浮动抵押托管人制度第34-37页
        一、西方浮动抵押托管人制度概述第34-35页
        二、我国引进浮动抵押托管人的难处第35-36页
        三、我国引进浮动托管人的设想第36-37页
结束语第37-38页
参考文献第38-41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41-42页
后记第42-43页

论文共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无线传感器网络密钥管理方案的研究
下一篇:复合明胶微球的α-TCP/α-CSH骨水泥支架的制备及载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