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政治理论论文--其他政治理论问题论文--自由、平等、博爱论文

通过对话寻求承认--一种程序主义的承认理论

中文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1章 绪论第12-28页
    1.1 选题及其意义第12-22页
        1.1.1 承认及人类对承认的寻求第12-15页
        1.1.2 为承认而斗争:一种社会冲突第15-17页
        1.1.3 承认的道德性质及其与社会正义的关系第17-21页
        1.1.4 何种承认关系:对“承认规范”的追问第21-22页
    1.2 观点第22-25页
        1.2.1 实质主义与程序主义:当前的两种研究路径及其缺陷第22-24页
        1.2.2 本文的观点:一种以相互承认原则为基础的程序主义承认理论第24-25页
    1.3 论证与结构第25-28页
第2章 实质主义的路径及其困境第28-64页
    2.1 平等尊重与承认差异:泰勒的承认理论第28-40页
        2.1.1 承认话语的缘起第28-32页
        2.1.2 泰勒的承认原则第32-33页
        2.1.3 承认原则的证明第33-37页
        2.1.4 泰勒承认理论的缺陷第37-40页
    2.2 爱、尊重与重视:霍耐特、莱蒂能和艾卡西莫的承认理论第40-60页
        2.2.1 霍耐特的后果论第40-48页
        2.2.2 莱蒂能的价值反应论第48-52页
        2.2.3 艾卡西莫的人格论第52-60页
    2.3 独白性与终极性:实质主义路径的普遍困境第60-62页
    2.4 小结第62-64页
第3章 当前程序主义的路径及其困境第64-78页
    3.1 以公民自由原则为基础的民主程序:塔利的纯粹程序主义及其缺陷第64-70页
        3.1.1 公民自由原则与竞争性民主第64-68页
        3.1.2 民主结果的放任:塔利观点的缺陷第68-70页
    3.2 以参与平等原则为基础的民主程序:弗雷泽的非纯粹程序主义及其缺陷第70-76页
        3.2.1 参与平等原则及其条件第70-73页
        3.2.2 参与平等原则与民主第73-74页
        3.2.3 民主对话的狭隘性:弗雷泽观点的缺陷第74-76页
    3.3 小结第76-78页
第4章 相互承认原则:自尊的主体间条件第78-96页
    4.1 自尊:好生活的首要前提第78-80页
    4.2 相互承认:自尊的社会条件第80-92页
        4.2.1 自尊的客观性第81-82页
        4.2.2 在相互承认中获得自尊的客观性第82-92页
    4.3 形式的目的论第92-95页
    4.4 小结第95-96页
第5章 通过民主对话实现相互承认第96-130页
    5.1 以相互承认原则为基础的民主程序:一种非纯粹程序主义的观点第97-99页
    5.2 民主程序的基本要素与民主结果的审查第99-104页
        5.2.1 民主程序的基本要素第99-103页
        5.2.2 民主结果的审查第103-104页
    5.3 民主程序是相互承认形成的工具性条件第104-122页
        5.3.1 相互承认的自由条件需要民主程序第104-107页
        5.3.2 承认的相互性需要民主程序第107-119页
        5.3.3 承认关系的弹性演变需要民主程序第119-122页
    5.4 民主结果的审查是相互承认原则的内在要求第122-124页
    5.5 哲学研究与民主决定:哲学家与公民的分工第124-128页
    5.6 小结第128-130页
第6章 结论第130-132页
参考文献第132-156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第156-158页
致谢第158页

论文共1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超分子晶体中分子间相互作用的高压研究
下一篇:过渡金属氧化物的合成与催化性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