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新闻学、新闻事业论文--新闻学论文

现代思潮与新闻文化

中文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39页
    一、研究缘起第10-14页
    二、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第14-20页
    三、主要概念及理论借鉴第20-30页
    四、基本思路与研究视角第30-34页
    参考文献第34-39页
第二章 新闻文化的自由观:新闻自由与自由主义思潮第39-79页
    第一节 从良心自由到出版自由第39-49页
        一、出版自由的奠基:良心自由及其发端第40-42页
        二、神学视野中的出版自由观:约翰·弥尔顿及其《论出版自由》第42-44页
        三、出版(言论)自由的世俗化:约翰·洛克与本尼迪克特·斯宾诺莎第44-47页
        四、自由与秩序:出版自由问题的由来第47-49页
    第二节 新闻自由观念的形成及其价值第49-59页
        一、从“liberty of the press”到“freedom of the press”:新闻自由权利观念的流变第50-54页
        二、功利主义还是社会契约:关于新闻自由的争论第54-59页
    第三节 自由的悖论:新闻业言论自由角色与结构自由角色之冲突第59-69页
        一、言论角色是公民权利在新闻业的延伸第59-63页
        二、言论自由角色与结构自由角色的内在冲突第63-69页
    第四节 结语第69-72页
    参考文献第72-79页
第三章 新闻文化的民主观(一):新闻专业主义与民主思潮第79-115页
    第一节 为民主的新闻:一个新闻传统价值观的确立第79-86页
        一、公开议政:新闻介入民主第79-81页
        二、为大众发声:劳工报刊争取民主的努力第81-82页
        三、独立新闻业的兴起:新闻民主价值观的逐步确立第82-86页
    第二节 新闻专业主义:新闻民主的精英模式第86-104页
        一、精英民主:新闻专业主义生成的政治环境第87-90页
        二、新闻专业主义及其民主意涵第90-95页
        三、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精英式新闻民主的运行机制分析第95-104页
    第三节 结语第104-108页
    参考文献第108-115页
第四章 新闻文化的民主观(二):公共新闻、公民新闻与民主思潮第115-140页
    第一节 公共新闻:新闻民主的参与模式第115-124页
        一、公共新闻及其不满第115-118页
        二、公共新闻的思想起源第118-120页
        三、公共新闻与传统新闻的观念冲突第120-124页
    第二节 公民新闻:新闻民主的监督模式第124-133页
        一、何谓公民新闻第124-126页
        二、公民是谁:公民新闻的公民观第126-129页
        三、以监督为核心:公民新闻的民主表现第129-133页
    第三节 结语第133-135页
    参考文献第135-140页
第五章 新闻文化民主观的变异:新闻民粹主义与民粹思潮第140-166页
    第一节 新闻民粹主义的理论渊源(一)——政治民粹主义第140-144页
    第二节 新闻民粹主义的理论渊源(二)——文化民粹主义第144-147页
    第三节 传统新闻业与新闻民粹主义第147-155页
        一、新闻民粹主义:政治民粹与文化民粹的融合第147-149页
        二、拉丁美洲新闻业:“民粹核心区”的新闻民粹主义第149-152页
        三、欧美等国的新闻民粹——从传统民粹主义到市场民粹主义第152-155页
    第四节 新媒体与新闻民粹主义第155-160页
        一、新媒体的特性使其成为民粹思潮产生的土壤第155-157页
        二、公民新闻、社会动员与民粹主义第157-160页
    第五节 结语第160-162页
    参考文献第162-166页
第六章 新闻文化自由观的变异:新闻消费主义思潮的兴起及影响第166-196页
    第一节 消费主义思潮的发展脉络第166-169页
    第二节 新闻传媒消费主义(一):文化生产的视角第169-176页
        一、霍克海默、阿多诺与“文化工业”第169-173页
        二、当代新闻生产的消费主义表现第173-176页
    第三节 新闻传媒消费主义(二):对消费社会的影响第176-183页
        一、“消费偶像”与消费社会第177-180页
        二、景观社会与符号世界第180-183页
    第四节 新闻传媒消费主义(三):传媒知识分子的作用第183-190页
        一、知识分子与媒介的关系第183-185页
        二、消费时代媒介知识分子的角色特征第185-188页
        三、媒介知识分子的身份重建第188-190页
    第五节 结语第190-191页
    参考文献第191-196页
第七章 余论:建构一种自由与公平的新闻文化第196-203页
    参考文献第201-203页
参考文献第203-223页
后记第223-226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第226-227页

论文共22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社会网络中的动态媒介过程:关系、结构与意义
下一篇:语音情感识别关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