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2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3 文献研究综述 | 第12-16页 |
1.3.1 储蓄理论的发展 | 第12-13页 |
1.3.2 中国高储蓄率研究 | 第13-14页 |
1.3.3 股票市场与储蓄关系 | 第14-16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6-17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5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框架 | 第17页 |
1.6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17-19页 |
1.6.1 可能的创新 | 第17-18页 |
1.6.2 存在的不足 | 第18-19页 |
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9-26页 |
2.1 储蓄理论概述 | 第19-24页 |
2.1.1 储蓄定义 | 第19-20页 |
2.1.2 过度储蓄理论 | 第20页 |
2.1.3 绝对收入理论 | 第20-21页 |
2.1.4 相对收入理论 | 第21-22页 |
2.1.5 持久收入理论 | 第22页 |
2.1.6 生命周期理论 | 第22-23页 |
2.1.7 预防性储蓄理论 | 第23-24页 |
2.2 资产选择理论 | 第24页 |
2.2.1 储蓄-投资理论 | 第24页 |
2.2.2 居民资产选择理论 | 第24页 |
2.3 股市波动与居民储蓄的关系 | 第24-26页 |
3 股市波动对居民储蓄影响的理论分析 | 第26-44页 |
3.1 我国居民储蓄的情况 | 第26-30页 |
3.1.1 居民储蓄变化历程 | 第26-27页 |
3.1.2 我国居民储蓄的特点 | 第27-30页 |
3.2 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 | 第30-32页 |
3.3 股市波动对居民储蓄的影响 | 第32-34页 |
3.3.1 居民的金融资产选择 | 第32-33页 |
3.3.2 股市对居民储蓄的分流效应 | 第33-34页 |
3.4 居民储蓄意愿——以城镇居民储蓄和股票投资意愿为例 | 第34-44页 |
3.4.1 样本人口统计构成 | 第35-38页 |
3.4.2 信度分析 | 第38-39页 |
3.4.3 统计分析小结 | 第39-40页 |
3.4.4 城镇居民投资股票意愿的交叉统计分析 | 第40-42页 |
3.4.5 城镇居民资产选择的因素 | 第42-44页 |
4 股票收益波动对我国居民储蓄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44-72页 |
4.1 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 第44-46页 |
4.1.1 被解释变量 | 第44页 |
4.1.2 解释变量 | 第44-46页 |
4.2 研究假设 | 第46-47页 |
4.3 股票收益波动对我国居民储蓄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47-60页 |
4.3.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第47-52页 |
4.3.2 居民储蓄与其影响因素的统计相关性分析 | 第52-53页 |
4.3.3 居民储蓄影响因素相关关系分析 | 第53-54页 |
4.3.4 模型构建 | 第54-55页 |
4.3.5 回归分析 | 第55-58页 |
4.3.6 回归分析结果 | 第58-60页 |
4.4 股票收益波动对我国城镇居民储蓄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60-66页 |
4.4.1 模型构建 | 第60页 |
4.4.2 城镇居民储蓄影响因素相关关系分析 | 第60-61页 |
4.4.3 回归分析 | 第61-65页 |
4.4.4 回归分析结果 | 第65-66页 |
4.5 股票收益波动对我国城镇居民储蓄影响的月度数据实证分析 | 第66-72页 |
4.5.1 城镇居民储蓄影响因素相关关系分析 | 第67页 |
4.5.2 回归分析 | 第67-71页 |
4.5.3 回归分析结果 | 第71-72页 |
5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72-77页 |
5.1 结论 | 第72-74页 |
5.2 政策建议 | 第74-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2页 |
附录1 | 第82-84页 |
附录2 | 第84-87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87-88页 |
致谢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