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引言 | 第9-10页 |
一、案例简介及争议焦点 | 第10-12页 |
(一)基本案情 | 第10-11页 |
(二)争议焦点 | 第11-12页 |
1.公司原始股东实物出资的瑕疵责任 | 第11页 |
2.公司原始股东对股权转让中的公司财产质量瑕疵担保责任 | 第11-12页 |
二、本案涉及的基本法理 | 第12-16页 |
(一)实物出资 | 第12-14页 |
1.实物出资标的物的适格性 | 第12-13页 |
2.我国对实物出资瑕疵的规定 | 第13-14页 |
(二)股权转让中的财产质量瑕疵担保责任 | 第14-16页 |
1.股权转让合同中的公司财产质量担保的意思自治条款 | 第14页 |
2.合同法质量瑕疵担保条款的准用 | 第14-16页 |
三、对本案的具体分析 | 第16-24页 |
(一)公司原始股东实物出资的瑕疵责任 | 第17-20页 |
1.公司原始股东应该承担责任的法律依据 | 第17页 |
2.适格的诉讼主体 | 第17-19页 |
3.诉讼时效 | 第19-20页 |
(二)公司原始股东对股权转让中的公司财产质量瑕疵担保责任 | 第20-24页 |
1.股权转让方应该承担违约责任的依据 | 第20-23页 |
2.适格的诉讼主体 | 第23-24页 |
3.诉讼时效 | 第24页 |
四、对现行法律制度的完善 | 第24-30页 |
(一)完善公司实物出资的建议 | 第24-27页 |
1.股权受让方的合理注意义务 | 第24-25页 |
2.完善股东实物出资的风险和责任承担制度 | 第25-26页 |
3.完善股东实物出资的评估和监督机制 | 第26-27页 |
(二)完善股权转让的质量瑕疵担保法律制度的建议 | 第27-30页 |
1.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 | 第27页 |
2.明确质量担保制度的适用范围 | 第27-28页 |
3.确定合理的股权价值评定体系 | 第28页 |
4.有限公司与上市公司的区分立法进一步细化 | 第28-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2页 |
致谢 | 第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