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县域城乡客运交通一体化体系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2.1 现有城乡客运交通一体化实践情况 | 第11-12页 |
1.2.2 城乡客运交通一体化体系研究 | 第12页 |
1.2.3 城乡客运交通一体化理论研究 | 第12-13页 |
1.2.4 城乡客运运营管理研究 | 第13-14页 |
1.2.5 农村客运出行研究 | 第14-15页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15-16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15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6-18页 |
第2章 西部县域城乡客运一体化及发展环境分析 | 第18-34页 |
2.1 西部县域城乡客运一体化内涵 | 第18-21页 |
2.1.1 西部县域界定 | 第18-19页 |
2.1.2 西部县域城乡客运交通一体化的内涵 | 第19-21页 |
2.2 西部城乡客运发展现状 | 第21-29页 |
2.2.1 西部城镇经济发展现状 | 第21-23页 |
2.2.2 西部县域交通运输发展现状 | 第23-27页 |
2.2.3 西部城乡客运发展相关政策法规 | 第27-29页 |
2.3 西部县域城乡客流特征 | 第29-33页 |
2.3.1 客流来源与构成 | 第29-30页 |
2.3.2 客流出行特征 | 第30-3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3章 城乡客运一体化基础设施规划建设 | 第34-47页 |
3.1 路网建设规划 | 第34-39页 |
3.1.1 公路网布局规划 | 第34-37页 |
3.1.2 公路网技术指标 | 第37-38页 |
3.1.3 农村公路网与城乡公共客运 | 第38-39页 |
3.2 场站规划 | 第39-46页 |
3.2.1 西部县域城乡客运场站体系划分 | 第39-40页 |
3.2.2 场站规划影响因素分析 | 第40-41页 |
3.2.3 城乡客运场站布局选址 | 第41-45页 |
3.2.4 场站其他配套设施 | 第45-46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4章 城乡客运线网布局规划 | 第47-54页 |
4.1 线网布局要求 | 第47页 |
4.2 城乡客运线网布局结构 | 第47-50页 |
4.2.1 布局结构 | 第47-49页 |
4.2.2 线网分级 | 第49页 |
4.2.3 线网衔接模式 | 第49-50页 |
4.3 线网布局方法 | 第50-52页 |
4.3.1 主干线布设方法 | 第50-51页 |
4.3.2 支线布设方法 | 第51-52页 |
4.4 线网优化调整 | 第52-5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5章 城乡客运一体化管理服务 | 第54-62页 |
5.1 管理一体化 | 第54-56页 |
5.1.1 管理体制 | 第54-55页 |
5.1.2 营运管理 | 第55-56页 |
5.2 养护一体化 | 第56-59页 |
5.2.1 公路养护 | 第56-59页 |
5.2.2 场站养护 | 第59页 |
5.3 安全一体化 | 第59-61页 |
5.3.1 道路安全 | 第59-60页 |
5.3.2 营运安全 | 第60-6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6章 四川南溪区城乡客运一体化实例分析 | 第62-74页 |
6.1 背景介绍 | 第62页 |
6.2 交通现状分析 | 第62-65页 |
6.2.1 交通现状概况 | 第62-64页 |
6.2.2 现状问题分析 | 第64-65页 |
6.3 南溪区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实施方案 | 第65-74页 |
6.3.1 基础设施规划建设 | 第65-67页 |
6.3.2 城乡交通管理体制改革 | 第67-68页 |
6.3.3 城乡交通养护管理 | 第68页 |
6.3.4 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客运规划 | 第68-73页 |
6.3.5 城乡交通运输安全管理 | 第73-74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4-76页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74-75页 |
7.2 下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情况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