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3 研究目标 | 第14页 |
参考文献 | 第14-17页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第17-20页 |
2.1 资料 | 第17页 |
2.2 方法 | 第17-19页 |
2.2.1 灾情损失评估方法 | 第17-18页 |
2.2.2 线性倾向估计法 | 第18-19页 |
2.2.3 全国各区域划分方法 | 第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9-20页 |
第三章 我国主要气象灾害总体特征分析 | 第20-37页 |
3.1 引言 | 第20-21页 |
3.2 近30年主要气象灾害对农业的影响 | 第21-27页 |
3.2.1 农业受灾面积分析 | 第21-24页 |
3.2.2 农业成灾面积分析 | 第24-27页 |
3.3 近9年主要气象灾害对社会的影响 | 第27-35页 |
3.3.1 受灾人口特征分析 | 第27-30页 |
3.3.2 死亡人口特征分析 | 第30-32页 |
3.3.3 主要气象灾害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 第32-35页 |
3.4 小结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7页 |
第四章 干旱灾害影响特征分析 | 第37-52页 |
4.1 引言 | 第37-38页 |
4.2 近30年来我国降水变化特征 | 第38-40页 |
4.3 干旱灾害影响特征分析 | 第40-49页 |
4.3.1 干旱对农业的影响 | 第40-44页 |
4.3.2 干旱灾害对人口的影响 | 第44-47页 |
4.3.3 干旱灾害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分析 | 第47-49页 |
4.4 干旱灾害防御措施 | 第49-50页 |
4.5 小结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2页 |
第五章 暴雨洪涝灾害影响特征分析 | 第52-69页 |
5.1 引言 | 第52-53页 |
5.2 近30年来我国暴雨洪涝灾害的变化特征 | 第53-55页 |
5.3 暴雨洪涝灾害影响分析 | 第55-65页 |
5.3.1 暴雨洪涝灾害对农业的影响 | 第55-59页 |
5.3.2 暴雨洪涝灾害对人口的影响 | 第59-62页 |
5.3.3 暴雨洪涝灾害对房屋受灾情况的影响 | 第62-64页 |
5.3.4 暴雨洪涝灾害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 第64-65页 |
5.4 洪涝灾害防御措施 | 第65-66页 |
5.5 小结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第六章 低温冷冻害气象灾害分析 | 第69-82页 |
6.1 引言 | 第69-70页 |
6.2 近30年来我国暴雨洪涝灾害的变化特征 | 第70-73页 |
6.3 低温冷冻害影响分析 | 第73-79页 |
6.3.1 低温冷害灾害对农业的影响 | 第73-76页 |
6.3.2 低温冷冻害灾害变化对受灾人口的影响 | 第76-78页 |
6.3.3 低温冷冻害灾害变化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 第78-79页 |
6.4 低温冷害灾害防御措施 | 第79-80页 |
6.5 小结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2页 |
第七章 风雹及台风灾害特征分析 | 第82-101页 |
7.1 引言 | 第82-84页 |
7.2 近30年来风雹及台风变化特征 | 第84-87页 |
7.2.1 风雹时空变化特征 | 第84-85页 |
7.2.2 台风的时空变化特征 | 第85-87页 |
7.3 风雹气象灾害影响分析 | 第87-95页 |
7.3.1 风雹及台风灾害对农业的影响 | 第87-90页 |
7.3.2 风雹灾害对人口、房屋、经济等方面的影响 | 第90-95页 |
7.4 台风对人口、房屋、经济等方面的影响 | 第95-97页 |
7.4.1 台风造成的人员死亡 | 第95-96页 |
7.4.2 风雹灾害对房屋受灾情况的影响 | 第96页 |
7.4.3 台风灾害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 第96-97页 |
7.5 风雹及台风灾害防御措施 | 第97-98页 |
7.6 小结 | 第98-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1页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01-108页 |
8.1 总结 | 第101-107页 |
8.1.1 主要气象灾害影响特点 | 第101-102页 |
8.1.2 干旱影响特点 | 第102-103页 |
8.1.3 暴雨洪涝灾害影响特点 | 第103-104页 |
8.1.4 低温冷冻害影响特点 | 第104-105页 |
8.1.5 风雹及台风灾害影响特点 | 第105-106页 |
8.1.6 区域综合分析 | 第106-107页 |
8.2 特色与创新点 | 第107页 |
8.3 不足与展望 | 第107-108页 |
致谢 | 第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