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kV变电站高频暂态信号提取与仿真分析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1-12页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2-15页 |
第二章 互感器的传变特性测试与分析 | 第15-29页 |
2.1 电磁式传感设备 | 第15-16页 |
2.2 电压互感器(PT)的传变特性 | 第16-18页 |
2.2.1 数据采集 | 第16-17页 |
2.2.2 分析 | 第17-18页 |
2.3 电磁式电流互感器(CT)的传变特性 | 第18-21页 |
2.3.1 实验数据采集 | 第18-19页 |
2.3.2 传变特性分析 | 第19-21页 |
2.4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 | 第21-26页 |
2.4.1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的发展历史及应用现状 | 第21页 |
2.4.2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的绝缘介质 | 第21-22页 |
2.4.3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 第22-23页 |
2.4.4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的高频传变特性 | 第23-26页 |
2.5 小结 | 第26-29页 |
第三章 高频暂态信号提取方法 | 第29-35页 |
3.1 基于互感器套管末屏电容的提取方法 | 第29-31页 |
3.1.1 提取电路的原理接线图 | 第29-30页 |
3.1.2 电压信号提取电路的频率响应特性 | 第30-31页 |
3.2 基于CVT接地电流的提取方法 | 第31-33页 |
3.2.1 测量信号的选取 | 第31-32页 |
3.2.2 信号传感器的选择 | 第32-33页 |
3.3 小结 | 第33-35页 |
第四章 雷电侵入波仿真分析 | 第35-61页 |
4.1 仿真软件(PSCAD)简介 | 第35-37页 |
4.1.1 PSCAD的应用领域 | 第35-36页 |
4.1.2 PSCAD工作环境及元件介绍 | 第36-37页 |
4.2 输电线路模型的选取 | 第37-41页 |
4.2.1 贝瑞隆(Bergeron)模型 | 第37-39页 |
4.2.2 PI结构模型 | 第39-40页 |
4.2.3 频率相关模型 | 第40-41页 |
4.3 雷电流模型的选取 | 第41-47页 |
4.3.1 雷电波的产生 | 第41页 |
4.3.2 雷击方式的选取 | 第41-42页 |
4.3.3 雷电流计算模型的选取 | 第42-47页 |
4.4 避雷器模型选取 | 第47页 |
4.5 变电站模型选取(聊城站) | 第47-51页 |
4.5.1 变电站主变参数 | 第48-49页 |
4.5.2 变电站电压互感器参数 | 第49-51页 |
4.5.3 变电站避雷器参数 | 第51页 |
4.6 雷击信号仿真与分析 | 第51-59页 |
4.6.1 雷电流的模拟 | 第51-54页 |
4.6.2 输电线路模型的确定 | 第54-55页 |
4.6.3 雷击过电压仿真及分析 | 第55-59页 |
4.7 小结 | 第59-61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1-63页 |
5.1 总结 | 第61-62页 |
5.2 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附件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