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临床学论文--医案、医话(临床经验)论文

吴中朝教授火针治痹经验总结及膝骨关节炎火针扬刺临床研究

中文摘要第7-13页
ABSTRACT第13-20页
前言第21-22页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第22-58页
    1 火针治疗痹证概述第22-34页
        1.1 古代文献中关于火针治疗痹证的概述第22-28页
        1.2 火针治疗痹证的现代研究第28-34页
    2 膝骨关节炎火针临床应用与分析第34-39页
        2.1 火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相关文献记载第35页
        2.2 火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选穴规律第35-36页
        2.3 膝骨关节炎火针临床应用第36-38页
        2.4 膝骨关节炎火针操作手法第38页
        2.5 膝骨关节炎火针疗程设置第38页
        2.6 火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对照组设置第38-39页
    3 膝骨关节炎的西医诊疗标准与治疗第39-42页
        3.1 膝骨关节炎的诊断标准第39-40页
        3.2 膝骨关节炎的疗效评价标准第40-41页
        3.3 膝骨关节炎的西医治疗第41-42页
    4 扬刺临床研究与分析第42-49页
        4.1 扬刺法源流第42-43页
        4.2 扬刺法的主治范围第43-44页
        4.3 扬刺法的选穴规律第44-46页
        4.4 扬刺操作方法第46-48页
        4.5 扬刺疗效分析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8页
第二部分 吴中朝教授火针治痹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总结第58-95页
    1 吴中朝教授火针治痹学术思想源流第58-64页
        1.1 熟读经典,传承创新第58-59页
        1.2 治痹思路,源自灸法第59-62页
        1.3 火针优效,活用治痹第62-63页
        1.4 不拘一法,杂合以治第63-64页
    2 吴中朝教授痹证证治经验总结第64-82页
        2.1 痹证辨治要领第64-68页
        2.2 痹证治疗临床经验总结第68-82页
    3 吴中朝教授火针治痹学术思想总结第82-95页
        3.1 火针操作技术特色总结第82-90页
        3.2 火针治痹学术特色总结第90-95页
    4 小结第95页
第三部分 膝骨关节炎火针扬刺临床研究第95-126页
    1 临床资料第95-98页
        1.1 病例来源第95页
        1.2 诊断标准第95-96页
        1.3 分级标准第96-97页
        1.4 纳入标准第97页
        1.5 排除标准第97页
        1.6 剔除、脱落、中止标准第97-98页
        1.7 患者权益保护第98页
    2 研究方法第98-104页
        2.1 样本量估算第98页
        2.2 随机第98页
        2.3 对照第98页
        2.4 盲法第98页
        2.5 治疗方案第98-100页
        2.6 观察指标第100-101页
        2.7 观察时点第101页
        2.8 数据管理第101页
        2.9 数据统计第101-103页
        2.10 技术路线第103-104页
    3 研究结果第104-113页
        3.1 病例完成情况第104页
        3.2 人口学资料第104页
        3.3 基础疾病第104-105页
        3.4 治疗前情况第105-106页
        3.5 疗效第106-113页
    4 讨论第113-126页
        4.1 阳虚痰凝血瘀是KOA中医学发病机理第113-115页
        4.2 温阳化痰祛瘀是KOA的治疗大法第115页
        4.3 火针扬刺治疗KOA的可行性分析第115-119页
        4.4 选穴依据第119-122页
        4.5 研究结果分析第122-124页
        4.6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第124-125页
        4.7 关于本研究的几点思考第125-126页
参考文献第126-128页
致谢第128-129页
个人简历第129-131页
附录:查新报告第131-135页

论文共13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HPV16/18E6癌蛋白、p16/Ki-67表达与高危型HPV持续感染的关系及其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评估
下一篇:农田土壤墒情监测与智能灌溉云服务平台构建关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