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7-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4-15页 |
前言 | 第15-16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的研究进展 | 第16-27页 |
1 复发机制 | 第16-18页 |
1.1 在位内膜与经血逆流 | 第16-17页 |
1.2 复发与内分泌 | 第17页 |
1.3 复发与子宫内膜干细胞 | 第17-18页 |
1.4 复发与免疫因素 | 第18页 |
2 复发相关因素 | 第18-20页 |
2.1 生殖状况 | 第18页 |
2.2 术前治疗 | 第18-19页 |
2.3 手术方式 | 第19页 |
2.4 临床病理类型 | 第19-20页 |
2.5 r-AFS评分及分期 | 第20页 |
2.6 术后药物治疗 | 第20页 |
3 药物预防内异症术后复发的研究近况 | 第20-22页 |
3.1 中医辨证治疗 | 第21-22页 |
3.2 中西医结合治疗 | 第22页 |
4 讨论 | 第22-23页 |
参考文献 | 第23-27页 |
第二部分 基于网状Meta分析对比中药与GnRH-a抑制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保守术后复发的疗效 | 第27-88页 |
1 目的 | 第27页 |
2 方法 | 第27-34页 |
2.1 纳入与排除标准 | 第27-28页 |
2.2 检索 | 第28-29页 |
2.3 数据提取与管理 | 第29-34页 |
2.4 统计分析 | 第34页 |
3 结果 | 第34-60页 |
3.1 检索结果 | 第34-35页 |
3.2 纳入研究 | 第35-42页 |
3.3 排除研究 | 第42-45页 |
3.4 纳入研究风险偏倚评估结果 | 第45-48页 |
3.5 Meta分析结果报道 | 第48-60页 |
3.6 不同分析单元处理结果 | 第60页 |
4 结论 | 第60-62页 |
4.1 当前研究结果 | 第60页 |
4.2 证据完整性和外部真实性 | 第60-61页 |
4.3 纳入研究质量 | 第61页 |
4.4 系统评价过程中可能存在偏倚情况 | 第61-62页 |
5 讨论 | 第62-63页 |
5.1 对实践的指导意义 | 第62页 |
5.2 对研究的指导意义 | 第62-63页 |
附件:检索策略 | 第63-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8页 |
第三部分 活血消异方抑制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观察 | 第88-107页 |
前言 | 第88-90页 |
资料和方法 | 第90-93页 |
1 研究对象 | 第90页 |
2 诊断标准 | 第90-92页 |
3 研究方法 | 第92-93页 |
3.1 总体设计 | 第92页 |
3.2 用药方法及疗程 | 第92-93页 |
3.3 观测内容 | 第93页 |
3.4 结果评价方法 | 第93页 |
结果 | 第93-103页 |
1 一般临床资料 | 第93-95页 |
1.1 脱落情况 | 第93-94页 |
1.2 入组患者基本情况 | 第94-95页 |
2 观察指标的统计结果 | 第95-103页 |
2.1 复发情况 | 第95-98页 |
2.2 妊娠情况 | 第98-100页 |
2.3 血清CA125水平 | 第100-101页 |
2.4 血清CA199水平 | 第101-102页 |
2.5 血清CA125、血清CA199各时效点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 第102-103页 |
2.6 安全性评价 | 第103页 |
结论 | 第103-104页 |
讨论 | 第104-105页 |
1 关于试验设计 | 第104页 |
2 关于试验结果 | 第104-105页 |
参考文献 | 第105-107页 |
第四部分 问题与展望 | 第107-109页 |
致谢 | 第109-110页 |
个人简历 | 第110-111页 |
附件 | 第111-1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