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写词简表 | 第7-8页 |
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绪论 | 第13-21页 |
实验方法 | 第21-37页 |
一、实验材料 | 第21-25页 |
二、实验操作 | 第25-36页 |
1. 结肠标本病理诊断图谱绘制及分析 | 第25-26页 |
2. 组织微阵列制作 | 第26-27页 |
3. 免疫组化 | 第27-28页 |
4. 伊红-阿尔新蓝复染 | 第28-29页 |
5. 免疫组化结果定量分析 | 第29-30页 |
6. 炎症评分 | 第30页 |
7. 石蜡组织RNA提取 | 第30-31页 |
8. RNA浓度测定 | 第31-32页 |
9. NanoString上机前RNA准备 | 第32-33页 |
10. CCK8检测结肠癌细胞经H_2O_2处理后细胞的增殖活性 | 第33页 |
11. 流式细胞数术检测结肠癌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 | 第33页 |
12. Western Blot检测结肠癌细胞中CCO1蛋白的表达 | 第33-34页 |
13. qRT-PCR法检测MT_CO1 mRNA在结肠癌细胞中的表达 | 第34-36页 |
14. 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性检测 | 第36页 |
三、统计方法 | 第36-37页 |
实验结果 | 第37-68页 |
一、应用组织微阵列及免疫组化检测结直肠癌病程中CCO1的表达 | 第37-43页 |
1. CCO1在散发性结直肠癌不同病程中的表达 | 第37-41页 |
2. CCO1在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性结直肠癌不同病程中的表达 | 第41-43页 |
二、应用免疫组化及NanoString nCounter比较溃疡性结肠炎进展者与非进展者中非异型增生组织CCO1的表达 | 第43-61页 |
1. CCO1蛋白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 第45-51页 |
2. NanoString nCounter系统70种基因检测结果 | 第51-60页 |
3. 线粒体基因与核基因的相关性分析 | 第60-61页 |
三、运用NanoString nCounter技术检验溃疡性结肠炎高级别异型增生/癌变的线粒体标记物的诊断效力 | 第61-65页 |
1. NanoString nCounter系统性能验证 | 第62-63页 |
2. 线粒体mRNA诊断模型的验证 | 第63-65页 |
四、线粒体在过氧化氢诱导结肠癌HCT116细胞系凋亡中的作用 | 第65-68页 |
1. CCK-8检测结果 | 第65页 |
2. 细胞周期检测结果 | 第65-66页 |
3. 细胞凋亡检测 | 第66页 |
4. Western blot检测CCO1蛋白的表达 | 第66-67页 |
5. qPCR检测MT_CO1mRNA的表达 | 第67页 |
6. 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性检测 | 第67-68页 |
讨论 | 第68-77页 |
一、应用组织微阵列及免疫组化分析结直肠癌病程中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1的蛋白表达 | 第68-70页 |
二、应用免疫组化比较溃疡性结肠炎进展者与非进展者中非异型增生组织CCO1蛋白的表达情况及溃疡性结肠炎高级别异型增生/癌变诊断模型的建立 | 第70-71页 |
三、应用NanoString nCounter技术比较溃疡性结肠炎进展者与非进展者中非异型增生组织线粒体及相关基因mRNA的表达及溃疡性结肠炎高级别异型增生/癌变诊断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第71-75页 |
四、结直肠癌线粒体靶向治疗的初步探究 | 第75-77页 |
结论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6页 |
综述 | 第86-101页 |
参考文献 | 第96-101页 |
附录 | 第101-106页 |
致谢 | 第106-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