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1 城市居民需要乡村旅游 | 第10页 |
1.1.2 国家大力支持发展乡村旅游 | 第10-11页 |
1.1.3 乡村旅游亟需提档升级 | 第11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3 国内外乡村旅游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15-16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6-17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17-22页 |
2.1 乡村旅游的相关概念及特点 | 第17-20页 |
2.1.1 乡村旅游概念界定 | 第17页 |
2.1.2 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 第17-19页 |
2.1.3 乡村旅游的特点 | 第19-20页 |
2.2 乡村旅游发展的理论基础 | 第20-22页 |
2.2.1 体验经济理论 | 第20页 |
2.2.2 社区参与理论 | 第20-21页 |
2.2.3 农业的多功能性理论 | 第21-22页 |
3 武隆县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 第22-32页 |
3.1 武隆县乡村旅游发展条件 | 第22-24页 |
3.1.1 自然条件 | 第22页 |
3.1.2 生态条件 | 第22-23页 |
3.1.3 人文条件 | 第23页 |
3.1.4 社会经济条件 | 第23-24页 |
3.2 武隆县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 第24-32页 |
3.2.1 武隆县旅游资源状况 | 第24-25页 |
3.2.2 武隆县乡村旅游发展状况 | 第25-30页 |
3.2.3 武隆县乡村旅游发展成就 | 第30-32页 |
4 武隆县乡村旅游市场前景分析 | 第32-41页 |
4.1 武隆县旅游发展优势 | 第32-33页 |
4.1.1 旅游品牌优势 | 第32页 |
4.1.2 地理位置优越,旅游交通便利 | 第32-33页 |
4.1.3 消费能力较强,客源市场潜力巨大 | 第33页 |
4.2 武隆县乡村旅游客源市场分析 | 第33-39页 |
4.2.1 调查设计 | 第33页 |
4.2.2 调查分析 | 第33-39页 |
4.3 武隆县乡村旅游市场前景分析 | 第39-41页 |
4.3.1 工作压力日益增加 | 第39页 |
4.3.2 旅游需求的转变 | 第39页 |
4.3.3 经济收入水平的提高 | 第39页 |
4.3.4 政策法规的有力推动 | 第39-41页 |
5 武隆县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41-45页 |
5.1 武隆县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41-44页 |
5.1.1 规划不足,乡土特色不明显 | 第41页 |
5.1.2 发展受用地制约,建设资金不足 | 第41-42页 |
5.1.3 受季节影响较大,客流量分布不均 | 第42页 |
5.1.4 基础设施建设不尽完善,环境卫生条件亟需改善 | 第42页 |
5.1.5 乡村旅游发展规模小,旅游产品单一 | 第42-43页 |
5.1.6 从业人员素质不齐,经营管理水平较低 | 第43页 |
5.1.7 旅游品牌意识不强,宣传和促销力度不够 | 第43-44页 |
5.2 存在问题的部分原因分析 | 第44-45页 |
5.2.1 思路不清,自身特色认识不足 | 第44页 |
5.2.2 政府组织引导的力度不够大 | 第44页 |
5.2.3 宣传促销的目标定位不够准确 | 第44-45页 |
6 武隆县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45-48页 |
6.1 科学规划,突出乡村特色 | 第45页 |
6.2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引入多元化资金流 | 第45-46页 |
6.3 适度宣传造势,合理分配人流量 | 第46页 |
6.4 完善基础设施,加强设施条件管理 | 第46页 |
6.5 丰富旅游产品,增强参与体验性 | 第46-47页 |
6.6 加强从业人员培训,提高管理服务水平 | 第47页 |
6.7 拓宽宣传促销渠道,加强网络营销 | 第47-48页 |
7 结论 | 第48-49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48页 |
7.2 存在不足 | 第48-49页 |
注释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附录 | 第54-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