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特征感知过程在目标轮廓检测技术中的应用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9页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2.1 视觉感知机制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2 轮廓检测的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 第17-19页 |
第2章 人类视觉感知机制与轮廓检测 | 第19-34页 |
2.1 人类视觉感知系统描述 | 第19-21页 |
2.2 视皮层细胞的生理特性 | 第21-29页 |
2.2.1 视细胞感受野的生理特性 | 第22-24页 |
2.2.2 视细胞非经典感受野的生理特性 | 第24-29页 |
2.3 经典边缘检测与轮廓检测 | 第29-33页 |
2.3.1 经典边缘检测 | 第29-31页 |
2.3.2 经典边缘检测与轮廓检测的区别 | 第31-3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3章 基于非经典感受野抑制的轮廓检测 | 第34-49页 |
3.1 Gabor滤波模拟感受野 | 第35-37页 |
3.1.1 Gabor滤波模拟简单细胞感受野 | 第35页 |
3.1.2 Gabor能量滤波模拟复杂细胞感受野 | 第35-37页 |
3.2 非经典感受野抑制概述 | 第37-39页 |
3.3 非经典感受野抑制的计算模型 | 第39-43页 |
3.3.1 各向异性抑制模型 | 第40-41页 |
3.3.2 各向同性抑制模型 | 第41-42页 |
3.3.3 改进的计算模型 | 第42-43页 |
3.4 图像的后处理 | 第43-44页 |
3.5 实验结果与性能评估 | 第44-47页 |
3.5.1 轮廓检测结果图的比较 | 第45-46页 |
3.5.2 性能评估 | 第46-47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4章 基于细胞水平连接机制的轮廓增强 | 第49-58页 |
4.1 基于Log_gabor滤波的细胞响应模型 | 第49-50页 |
4.2 基于细胞水平连接机制的轮廓增强算法 | 第50-54页 |
4.2.1 算法的生理依据 | 第50-52页 |
4.2.2 计算模型 | 第52-54页 |
4.3 实验结果与性能评估 | 第54-56页 |
4.3.1 轮廓检测图的比较 | 第55-56页 |
4.3.2 性能评估 | 第56页 |
4.4 算法流程图 | 第56-5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5章 基于马尔可夫模型优化的视觉感知的轮廓增强 | 第58-68页 |
5.1 算法的理论依据 | 第58-59页 |
5.1.1 高斯梯度和周边抑制 | 第58-59页 |
5.1.2 各向同性抑制 | 第59页 |
5.2 轮廓检测算法的实现 | 第59-62页 |
5.2.1 各向同性周边抑制参量的改进 | 第60-61页 |
5.2.2 基于多级抑制的组合方法的改进 | 第61-62页 |
5.3 基于马尔可夫随机场理论的轮廓概率图模型 | 第62-64页 |
5.4 算法流程 | 第64-65页 |
5.5 实验分析与性能评估 | 第65-67页 |
5.5.1 轮廓检测图的比较 | 第65页 |
5.5.2 性能的评估 | 第65-67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结论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科研成果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