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中4油田东河砂岩储层特征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2页 |
1.2.1 储层特征研究 | 第8-9页 |
1.2.2 渗流屏障研究 | 第9-11页 |
1.2.3 剩余油分布研究 | 第11-12页 |
1.2.4 存在的问题 | 第12页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2-14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2-14页 |
第2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 第14-21页 |
2.1 构造特征 | 第14-16页 |
2.2 层序地层特征 | 第16-17页 |
2.3 沉积特征 | 第17-18页 |
2.4 油藏简况 | 第18-21页 |
2.4.1 勘探开发历程 | 第19-20页 |
2.4.2 资料情况 | 第20页 |
2.4.3 存在的问题 | 第20-21页 |
第3章 储层特征研究 | 第21-54页 |
3.1 储层岩石学特征 | 第21-28页 |
3.1.1 岩矿类型 | 第21-22页 |
3.1.2 填隙物含量 | 第22-24页 |
3.1.3 粘土矿物 | 第24-25页 |
3.1.4 岩石结构 | 第25-28页 |
3.2 物性特征 | 第28-30页 |
3.2.1 物性垂向分布特征 | 第28-29页 |
3.2.2 渗透率非均质性 | 第29-30页 |
3.3 孔喉结构特征 | 第30-38页 |
3.3.1 储集空间类型 | 第31-33页 |
3.3.2 喉道类型 | 第33-34页 |
3.3.3 孔喉类型 | 第34-36页 |
3.3.4 孔喉参数特征 | 第36-38页 |
3.4 储层渗流特征 | 第38-43页 |
3.4.1 润湿性 | 第38-39页 |
3.4.2 相对渗透率 | 第39-40页 |
3.4.3 驱油效率 | 第40-41页 |
3.4.4 储层敏感性 | 第41-43页 |
3.5 储层综合评价 | 第43-54页 |
3.5.1 储层评价标准 | 第43-44页 |
3.5.2 储层分布特征 | 第44-50页 |
3.5.3 储层质量影响因素 | 第50-54页 |
第4章 渗流屏障研究 | 第54-65页 |
4.1 渗流屏障类型及发育特征 | 第54-55页 |
4.1.1 泥质渗流屏障 | 第54-55页 |
4.1.2 钙质渗流屏障 | 第55页 |
4.1.3 钙泥质渗流屏障 | 第55页 |
4.2 渗流屏障分布规律 | 第55-65页 |
4.2.1 渗流屏障垂向分布规律 | 第55-58页 |
4.2.2 渗流屏障横向分布规律 | 第58-65页 |
第5章 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 第65-72页 |
5.1 渗流屏障控制的剩余油 | 第65-66页 |
5.1.1 渗流屏障遮挡型剩余油 | 第65页 |
5.1.2 高频率密度区剩余油 | 第65-66页 |
5.2 储层差异控制的剩余油 | 第66-67页 |
5.2.1 层间干扰形成的未动用油层 | 第66-67页 |
5.2.2 平面渗透率差异形成的剩余油区 | 第67页 |
5.3 构造因素控制的剩余油 | 第67-68页 |
5.3.1 微构造控制下的剩余油分布 | 第67-68页 |
5.3.2 封闭性断层控制下的剩余油分布 | 第68页 |
5.4 剩余油潜力区分析 | 第68-72页 |
第6章 结论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