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10-15页 |
1.1 引言 | 第10-11页 |
1.2 通信铁塔维护、检测、综合评估的重要意义 | 第11-12页 |
1.3 通信铁塔安全评估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12-13页 |
1.4 本文的研究工作 | 第13-15页 |
2 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 | 第15-21页 |
2.1 德尔菲法 | 第15-16页 |
2.1.1 概述 | 第15页 |
2.1.2 德尔菲法的实施 | 第15-16页 |
2.2 层次分析法 | 第16-20页 |
2.2.1 概述 | 第16页 |
2.2.2 层次分析法的步骤和内容 | 第16-20页 |
2.3 通信铁塔安全评估影响因素 | 第20-21页 |
3 建立通信铁塔层次分析法评估模型 | 第21-31页 |
3.1 建立通信铁塔安全评估流程图 | 第21页 |
3.2 改进的各层次影响因素 | 第21-23页 |
3.3 成对比较和一致性检验 | 第23-28页 |
3.4 专家群决策的各影响因素权重计算 | 第28-29页 |
3.5 建立基于AHP的通信铁塔安全评估模型 | 第29-31页 |
4 通信铁塔评估检测内容 | 第31-42页 |
4.1 基础结构 | 第31-32页 |
4.1.1 基础不均匀沉降检测 | 第31页 |
4.1.2 基础混凝土裂缝和破损等缺陷检测 | 第31-32页 |
4.1.3 基础混凝土钢筋外露和锈蚀情况 | 第32页 |
4.1.4 地脚螺栓锈蚀、未包封、缺少、变形情况检测 | 第32页 |
4.2 上部受力结构 | 第32-39页 |
4.2.1 构件变形和整体结构垂直度检测 | 第32-33页 |
4.2.2 节点板/法兰贴合率检测 | 第33-34页 |
4.2.3 螺栓松动、缺失等情况检测 | 第34页 |
4.2.4 构件缺陷与损伤 | 第34页 |
4.2.5 上部结构强度和刚度验算 | 第34-39页 |
4.3 围护结构子系统 | 第39页 |
4.3.1 爬梯护栏维护情况检测 | 第39页 |
4.3.2 平台维护情况检测 | 第39页 |
4.4 天馈线子系统 | 第39-40页 |
4.4.1 天线固定情况检测 | 第40页 |
4.4.2 支架固定情况检测 | 第40页 |
4.4.3 馈线固定情况检测 | 第40页 |
4.5 避雷子系统 | 第40-41页 |
4.5.1 接地电阻检测 | 第40页 |
4.5.2 接地扁铁连接可靠性检测 | 第40-41页 |
4.6 涂装质量子系统 | 第41-42页 |
4.6.1 涂层外观质量检测 | 第41页 |
4.6.2 涂层厚度检测 | 第41-42页 |
5 基于AHP的模型在通信铁塔评估中的应用 | 第42-64页 |
5.1 通信铁塔检测评估项目概况 | 第42-44页 |
5.2 各子系统影响因素评估分数 | 第44-46页 |
5.3 通信铁塔评估检测扣分标准 | 第46-50页 |
5.4 通信铁塔安全评估分级标准 | 第50页 |
5.5 基于AHP方法的通信铁塔安全评估实例 | 第50-64页 |
5.5.1 Ⅰ地区许官屯落地四角角钢塔检测评估实例 | 第50-56页 |
5.5.2 Ⅳ地区赵辛庄一体化三管塔检测评估实例 | 第56-62页 |
5.5.3 各地区铁塔维护检测质量评估 | 第62-64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附录1 通信铁塔安全评估因素调查问卷 | 第69-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