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铁路线路工程论文--铁路养护与维修论文--线路养护维修与病灾害处理论文--线路病灾害防治论文

大准铁路路基病害特征及处治新技术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第1章 绪论第11-20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8页
        1.2.1 冻土冻胀研究现状第11-15页
        1.2.2 季节性冻土的研究现状第15-16页
        1.2.3 冻土冻害整治措施研究现状第16-18页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8-20页
        1.3.1 研究内容第18-19页
        1.3.2 技术路线第19-20页
第2章 大准铁路路基冻害现象调查与成因分析第20-30页
    2.1 大准铁路的工程背景、气候特征及地质情况第20-21页
    2.2 大准铁路路基冻害类型及特点第21-23页
        2.2.1 路基冻胀变形第21-22页
        2.2.2 路基融沉变形第22页
        2.2.3 路基翻浆冒泥第22-23页
    2.3 大准路基冻害形成条件第23-27页
        2.3.1 土的物理性质第23-26页
        2.3.2 水分第26页
        2.3.3 温度第26-27页
        2.3.4 荷载第27页
    2.4 冻害机理分析第27-29页
        2.4.1 冻胀融沉机理分析第27-28页
        2.4.2 大准铁路冻害形成过程分析第28-29页
    2.5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3章 冻害路基的土工试验研究第30-38页
    3.1 现场取土及土样处理第30-31页
    3.2 室内常规试验第31-32页
        3.2.1 土样的天然含水率及界限含水率第31页
        3.2.2 土样的固结试验与直剪试验第31-32页
        3.2.3 土样的渗透试验第32页
    3.3 土的冻胀性试验研究第32-36页
        3.3.1 试验设备第32-34页
        3.3.2 试验步骤第34页
        3.3.3 试验结果分析第34-36页
    3.4 小结第36-38页
第4章 基于控制含水量的大准路基冻害治理方案研究第38-56页
    4.1 方案研究第38页
    4.2 建立模型第38-42页
        4.2.1 模型尺寸第39-41页
        4.2.2 参数选取第41-42页
        4.2.3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第42页
    4.3 计算结果分析第42-55页
        4.3.1 不同间距的排水孔渗流场分析第42-47页
        4.3.2 不同孔径的排水孔渗流场分析第47-50页
        4.3.3 不同倾斜度的排水管渗流场分析第50-51页
        4.3.4 不同长度的排水管渗流场分析第51-55页
    4.4 小结第55-56页
第5章 基于控制温度的路基冻害治理方案研究第56-73页
    5.1 方案设计第56页
    5.2 建立模型第56-61页
        5.2.1 传热学理论第57页
        5.2.2 导热微分方程第57-58页
        5.2.3 模型尺寸第58-59页
        5.2.4 模型的热力学参数第59-60页
        5.2.5 模型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第60-61页
    5.3 计算结果分析第61-69页
        5.3.1 不同加热管埋置深度的温度场分析第61-63页
        5.3.2 不同间距加热管的温度场分析第63-65页
        5.3.3 不同温度的加热管的温度场分析第65-66页
        5.3.4 不同孔径的加热管的温度场分析第66-68页
        5.3.5 排水管的最优参数与加热管的最优参数对比第68-69页
    5.4 方案施工图设计与施工工艺研究第69-72页
        5.4.1 施工材料与施工设备第69-70页
        5.4.2 施工图纸设计第70-72页
        5.4.3 治理方案施工工艺第72页
    5.5 小结第72-73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73-75页
    6.1 结论第73页
    6.2 展望第73-75页
致谢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80页
读研期间的主要研究工作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牵引网分段供电保护系统研究
下一篇:基于Copula函数的高速列车状态评估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