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分析化学论文

超临界流体萃取—色谱法提取鱼油中的EPA和DHA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0-23页
    1.1 EPA和DHA结构和理化性质第10-11页
    1.2 EPA和DHA的来源、生理功能和应用第11-14页
        1.2.1 EPA和DHA的来源第11页
        1.2.2 EPA和DHA的生理功能第11-13页
        1.2.3 EPA和DHA的应用第13-14页
    1.3 EPA和DHA从鱼油中的富集与分离第14-18页
        1.3.1 分子蒸馏法第14-15页
        1.3.2 尿素包合法第15页
        1.3.3 低温溶剂结晶法第15-16页
        1.3.4 硝酸银柱层析法第16页
        1.3.5 超临界CO_2萃取法第16-17页
        1.3.6 其他方法第17-18页
    1.4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研究进展第18-20页
        1.4.1 超临界流体第18页
        1.4.2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原理第18-19页
        1.4.3 超临界流体技术的应用第19-20页
    1.5 超临界流体色谱技术的研究进展第20-21页
        1.5.1 超临界流体色谱技术的原理第20页
        1.5.2 超临界流体色谱技术的应用第20-21页
    1.6 目的和意义、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第21-23页
        1.6.1 目的和意义第21页
        1.6.2 研究内容第21-22页
        1.6.3 创新之处第22-23页
第二章 超临界CO_2萃取过程最优工艺选择第23-34页
    2.1 材料与仪器设备第23页
        2.1.1 试验材料与试剂第23页
        2.1.2 仪器设备第23页
    2.2 试验方法第23-27页
        2.2.1 超临界流体萃取-色谱设备的操作第23-25页
        2.2.2 超临界CO_2萃取过程最佳条件的测定第25-26页
            2.2.2.1 萃取时间的确定第25页
            2.2.2.2 进样位置对萃取过程影响第25页
            2.2.2.3 萃取过程中温度梯度的影响第25-26页
            2.2.2.4 萃取过程中压力的影响第26页
            2.2.2.5 萃取过程中CO_2流速的影响第26页
        2.2.3 样品待测溶液的配制第26页
        2.2.4 气相色谱条件的考查第26-27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7-33页
        2.3.1 样品溶液的检测第27-29页
            2.3.1.1 气相色谱检测条件第27-28页
            2.3.1.2 精密度考察第28页
            2.3.1.3 稳定性考察第28-29页
            2.3.1.4 重复性考察第29页
        2.3.2 超临界CO_2萃取过程单因素分析第29-33页
            2.3.2.1 萃取时间的确定第29-30页
            2.3.2.2 萃取过程中进样口位置的影响第30页
            2.3.2.3 萃取过程中温度梯度的影响第30-31页
            2.3.2.4 萃取过程中压力的影响第31-32页
            2.3.2.5 萃取过程中CO_2流速的影响第32-33页
    2.4 结论第33-34页
第三章 超临界CO_2色谱最优工艺选择第34-43页
    3.1 材料与仪器设备第34-35页
        3.1.1 试验材料与试剂第34页
        3.1.2 仪器设备第34-35页
    3.2 试验方法第35-37页
        3.2.1 超临界流体萃取-色谱设备的操作第35页
        3.2.2 超临界CO_2色谱过程最佳条件的测定第35-36页
            3.2.2.1 分段时间对色谱分离过程的影响第35-36页
            3.2.2.2 压力对色谱分离过程的影响第36页
            3.2.2.3 温度对色谱分离过程的影响第36页
            3.2.2.4 CO_2流速对色谱分离过程的影响第36页
        3.2.3 样品待测溶液的配制第36-37页
        3.2.4 气相色谱条件的考查第37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7-41页
        3.3.1 样品溶液的检测第37页
        3.3.2 超临界CO_2色谱过程的单因素分析第37-41页
            3.3.2.1 色谱分离过程中分段时间的影响第37-38页
            3.3.2.2 色谱分离过程中压力的影响第38-39页
            3.3.2.3 色谱分离过程中温度的影响第39-40页
            3.3.2.4 色谱分离过程中CO_2流速的影响第40-41页
    3.4 结论第41-43页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第43-44页
    4.1 结论第43页
    4.2 展望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9页
致谢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手性席夫碱/萘羧酸稀土配合物的构筑及性质研究
下一篇:高荧光性能掺氮碳点的制备及其环境分析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