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电声技术和语音信号处理论文--语音信号处理论文

线谱对的病理嗓音共振峰修正研究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引言第10-15页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2 课题的研究现状第11-12页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12-13页
    1.4 论文内容安排第13-15页
第二章 病理嗓音的发声机理与声道模型第15-20页
    2.1 嗓音的发音系统第15-16页
    2.2 嗓音信号生成的数学模型第16-17页
    2.3 病理嗓音的声道模型第17-19页
    2.4 本章小结第19-20页
第三章 线谱对的病理嗓音共振峰提取第20-36页
    3.1 引言第20页
    3.2 常用共振峰提取算法第20-27页
        3.2.1 倒谱法第20-21页
        3.2.2 线性预测算法第21-25页
        3.2.3 希尔伯特-黄变换算法第25-27页
    3.3 线谱对的病理嗓音共振峰的提取算法第27-33页
        3.3.1 线谱对概述第27-29页
        3.3.2 线谱对的跟踪特性第29-30页
        3.3.3 基于线谱对的共振提取算法第30-33页
    3.4 不同提取算法的结果对比第33-35页
    3.5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四章 线谱对的病理嗓音共振峰修正研究第36-48页
    4.1 引言第36-37页
    4.2 采用LSM法的病理嗓音共振峰修正第37-42页
        4.2.1 共振峰偏移参数的选取第37-39页
        4.2.2 采用LSM的病理嗓音共振峰修正第39-42页
    4.3 采用LSM-扩展型双线性变换的病理嗓音共振峰修正方法第42-47页
        4.3.1 频率弯折函数第42-44页
        4.3.2 扩展型双线性变换第44-45页
        4.3.3 采用LSM-扩展型双线性变换法的病理嗓音共振峰修正第45-47页
    4.4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五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48-59页
    5.1 实验数据库第48页
    5.2 病理嗓音共振峰的差异性分析第48-51页
    5.3 病理嗓音共振峰修正前后对比分析第51-54页
    5.4 实验评价第54-57页
        5.4.1 线谱对失真测度第54-56页
        5.4.2 KL距离第56-57页
    5.5 本章小结第57-59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59-61页
    6.1 总结第59页
    6.2 对今后工作的展望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6-67页
致谢第67-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MQX_Lite的WSCN节点远程代码更新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下一篇:AVS2视频编码的语法元素分析及率失真技术中的码率估计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