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1-12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1.3 论文创新和不足 | 第12-14页 |
第二章 农民阶层分化和农村土地流转的相关理论 | 第14-17页 |
2.1 农民阶层分化的理论研究 | 第14-15页 |
2.2 农村土地流转的理论研究 | 第15-17页 |
第三章 沂源县农民阶层分化现状分析 | 第17-21页 |
3.1 沂源县农民阶层分化的形式界定 | 第17页 |
3.2 沂源县农民阶层分化的影响因素 | 第17-19页 |
3.3 沂源县农民的阶层划分 | 第19-21页 |
第四章 沂源县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分析 | 第21-27页 |
4.1 沂源县农村土地流转的界定 | 第21页 |
4.2 沂源县农村土地流转的形式 | 第21-24页 |
4.3 沂源县农村土地流转的趋势 | 第24-25页 |
4.3.1 土地流转速度加快、经营方式多样 | 第24-25页 |
4.3.2 土地流转促进增效、增收效果明显 | 第25页 |
4.3.3 土地流转生产经营趋向高效化 | 第25页 |
4.4 沂源县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 | 第25-27页 |
4.4.1 农民惜地情节重 | 第25-26页 |
4.4.2 土地流转成本高 | 第26页 |
4.4.3 农业投资回报周期长 | 第26页 |
4.4.4 土地流转监管服务机制不健全 | 第26-27页 |
第五章 沂源县农民阶层分化对农村土地流转的作用机制 | 第27-30页 |
5.1 职业分化促进农村土地流转的作用分析 | 第27-28页 |
5.1.1 受教育程度机制 | 第27页 |
5.1.2 流转意愿机制 | 第27页 |
5.1.3 产权偏好机制 | 第27-28页 |
5.2 收入分化促进农村土地流转的作用分析 | 第28页 |
5.2.1 收入水平机制 | 第28页 |
5.2.2 收入结构机制 | 第28页 |
5.3 政治分化促进农村土地流转的作用分析 | 第28-30页 |
5.3.1 政治参与度机制 | 第29页 |
5.3.2 权力环境机制 | 第29-30页 |
第六章 沂源县农民阶层分化对农村土地流转作用的实证检验 | 第30-40页 |
6.1 理论模型设定 | 第30-31页 |
6.2 调研设计 | 第31页 |
6.2.1 调研地点 | 第31页 |
6.2.2 调研问卷设计 | 第31页 |
6.3 变量说明与统计性分析 | 第31-34页 |
6.3.1 被解释变量 | 第31-32页 |
6.3.2 解释变量 | 第32页 |
6.3.3 统计性分析 | 第32-34页 |
6.4 计量结果分析 | 第34-37页 |
6.4.1 农民职业分化 | 第34-36页 |
6.4.2 农民收入分化 | 第36页 |
6.4.3 农民政治分化 | 第36-37页 |
6.5 沂源县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 | 第37-40页 |
6.5.1 流转过程中存在口头化、随意化、民间化等特点 | 第37页 |
6.5.2 土地流转规模小、效益不高 | 第37页 |
6.5.3 农民对土地流转的认识不足、积极性不高 | 第37-38页 |
6.5.4 土地流转信息传递不通畅、服务不到位 | 第38页 |
6.5.5 农村土地流转缺乏规范管理 | 第38页 |
6.5.6 土地流转过程中的纠纷层出不穷 | 第38页 |
6.5.7 土地流转会增加社会压力 | 第38-39页 |
6.5.8 土地流转过程中金融支持不足 | 第39-40页 |
第七章 基于农民阶层分化的沂源县农村土地流转对策建议 | 第40-44页 |
7.1 保持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 第40-41页 |
7.2 建立农村土地流转的保险机制 | 第41-42页 |
7.3 设立农村土地流传的市场机制 | 第42-44页 |
7.3.1 成立并完善土地中介组织 | 第42页 |
7.3.2 形成市场化的土地流转价格 | 第42-43页 |
7.3.3 加强土地使用权证管理和监督 | 第43-44页 |
附录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