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学与热处理论文--热处理论文--热处理工艺论文--化学热处理论文

低温Hi-B钢渗氮工艺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文献综述第9-28页
    1.1 取向硅钢第9-13页
        1.1.1 取向硅钢制造工艺第9-10页
        1.1.2 取向硅钢抑制剂第10-13页
    1.2 F-N相图及其特征第13-19页
    1.3 气体渗氮方式及其工艺第19-23页
        1.3.1 脱碳后渗氮方式及其工艺第19-22页
        1.3.2 同步脱碳与渗氮方式及其工艺第22页
        1.3.3 渗氮后脱碳方式及其工艺第22页
        1.3.4 常化渗氮方式及其工艺第22-23页
    1.4 渗氮工艺之间的关系以及氮含量的影响第23-24页
    1.5 渗氮后N的扩散方式第24-26页
    1.6 渗氮后N的转化形式第26-27页
    1.7 研究背景与研究内容第27-28页
第2章 取向硅钢渗氮工艺研究第28-32页
    2.1 试验材料及方法第28-29页
        2.1.1 试验材料及工艺第28页
        2.1.2 试验方法第28-29页
    2.2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29-31页
        2.2.1 渗氮时间对渗氮的影响第29-30页
        2.2.2 渗氮温度对渗氮的影响第30页
        2.2.3 渗氮气氛对渗氮的影响第30-31页
    2.3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3章 渗氮高温退火过程中氮的转化形式第32-42页
    3.1 试验工艺与方法第32-33页
    3.2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33-40页
        3.2.1 渗氮高温退火过程钢中元素的分布情况第33-34页
        3.2.2 取向硅钢渗氮前后析出相的形貌第34-40页
    3.3 本章小结第40-42页
第4章 取向硅钢气体渗氮模型的建立与分析第42-56页
    4.1 气体渗氮模型建立第42-48页
        4.1.1 菲克定律第42-46页
        4.1.2 扩散过程中钢表面氮的固溶度Cs的计算第46-47页
        4.1.3 氮元素扩散系数D的计算第47-48页
    4.2 渗氮扩散计算和分析第48-53页
        4.2.1 渗氮时间对取向硅钢厚度方向氮浓度分布的影响第48-50页
        4.2.2 渗氮温度对取向硅钢厚度方向氮浓度分布的影响第50-52页
        4.2.3 渗氮温度和渗氮时间对模拟扩散厚度的影响第52-53页
    4.3 影响渗氮扩散厚度和氮含量的其他因素第53-55页
        4.3.1 原始氮含量对渗氮扩散的影响第53-54页
        4.3.2 钢中氮固溶度对渗氮扩散的影响第54-55页
        4.3.3 合金元素对渗氮扩散的影响第55页
    4.4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5章 结论第56-57页
致谢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2页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2-63页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Al-Mn中间合金对Mg-Al-Mn系合金组织及高温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辊缝动力学的轧机垂直振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