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台油田葡萄花油层沉积特征及有利区预测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前言 | 第7-11页 |
第一章 区域地质简况 | 第11-17页 |
1.1 区域构造特征 | 第11-12页 |
1.2 区域沉积特征 | 第12-16页 |
1.3 开发简况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沉积微相研究 | 第17-34页 |
2.1 沉积单元划分与对比 | 第17-22页 |
2.1.1 划分原则 | 第17页 |
2.1.2 划分方法 | 第17-18页 |
2.1.3 对比曲线选择 | 第18-19页 |
2.1.4 标志层及曲线特征 | 第19-20页 |
2.1.5 沉积单元对比 | 第20-22页 |
2.2 建立测井相模式 | 第22-26页 |
2.2.1 沉积环境分析 | 第22页 |
2.2.2 取心井单井相分析 | 第22-23页 |
2.2.3 测井相模式的建立 | 第23-26页 |
2.3 平面相展布 | 第26-34页 |
第三章 砂体特征及裂缝发育情况 | 第34-43页 |
3.1 砂体发育状况研究 | 第34-37页 |
3.1.1 砂体厚度规模分析 | 第34-35页 |
3.1.2 各微相砂体特征 | 第35-37页 |
3.2 裂缝发育状况研究 | 第37-43页 |
3.2.1 储层特征影响分析 | 第37-38页 |
3.2.2 岩心观察裂缝发育特征 | 第38-40页 |
3.2.3 动态分析法研究裂缝 | 第40-43页 |
第四章 有利区预测及开发模式优化 | 第43-53页 |
4.1 有利区预测 | 第43-45页 |
4.1.1 研究区沉积规律再认识 | 第43-44页 |
4.1.2 河道砂体追踪预测 | 第44-45页 |
4.2 开发井网优化 | 第45-50页 |
4.3 开发方式优化技术 | 第50-53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