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英文摘要 | 第10-11页 |
1 前言 | 第12-18页 |
1.1 旋毛虫和旋毛虫病 | 第12页 |
1.2 旋毛虫排泄分泌抗原 | 第12页 |
1.3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在寄生虫中的研究进展 | 第12-15页 |
1.3.1 线虫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 第13页 |
1.3.2 旋毛虫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 第13-14页 |
1.3.3 马来丝虫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 第14页 |
1.3.4 毛圆线虫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 第14-15页 |
1.3.5 猪蛔虫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 第15页 |
1.4 旋毛虫肌幼虫侵染肠道上皮细胞的体外侵染模型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1.5 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6-18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8-30页 |
2.1 材料 | 第18-19页 |
2.1.1 虫种 | 第18页 |
2.1.2 E.coil菌株、vector | 第18页 |
2.1.3 细胞 | 第18页 |
2.1.4 主要试剂及其配制 | 第18-19页 |
2.1.6 主要仪器设备 | 第19页 |
2.2 方法 | 第19-30页 |
2.2.1 引物 | 第19-20页 |
2.2.2 旋毛虫肌幼虫的收集 | 第20页 |
2.2.3 细胞培养 | 第20页 |
2.2.4 提取旋毛虫肌幼虫 Total RNA | 第20页 |
2.2.5 反转录 | 第20页 |
2.2.6 Ts11-1 基因的克隆 | 第20-23页 |
2.2.7 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23-24页 |
2.2.8 表达 TS11-1重组蛋白 | 第24页 |
2.2.9 TS11-1重组蛋白的表达优化 | 第24-25页 |
2.2.10 TS11-1 重组蛋白切胶纯化 | 第25页 |
2.2.11 TS11-1 重组蛋白His标签的western blot检测 | 第25页 |
2.2.12 多克隆抗体制备 | 第25-26页 |
2.2.13 Anti-body 效价 | 第26页 |
2.2.14 Western-bloting | 第26页 |
2.2.15 TS11-1 重组蛋白活性 | 第26-27页 |
2.2.16 旋毛虫SPI对肌幼虫侵染肠道上皮细胞影响的研究 | 第27-30页 |
3 结果 | 第30-40页 |
3.1 TS11-1 基因的PCR扩增 | 第30页 |
3.2 TS11-1-p MD-18T重组质粒鉴定 | 第30-31页 |
3.3 构建 TS11-1-p ET-28a 载体 | 第31-32页 |
3.4 TS11-1 重组蛋白的表达 | 第32页 |
3.5 TS11-1 重组蛋白诱导表达的时间优化 | 第32-33页 |
3.6 TS11-1 重组蛋白 IPTG 浓度优化 | 第33-34页 |
3.7 重组蛋白诱导温度优化 | 第34页 |
3.8 表达效果检测及免疫原性分析 | 第34-35页 |
3.9 抗血清中抗体效价的检测 | 第35-36页 |
3.10 TS11-1 重组蛋白抑制活性分析 | 第36页 |
3.11 旋毛虫肌幼虫侵染模型的优化 | 第36-37页 |
3.12 旋毛虫肌幼虫-肠道上皮细胞侵染模型 | 第37-38页 |
3.13 TS11-1 以及 TS03044 重组蛋白对肌幼虫侵染肠道上皮细胞的影响 | 第38-40页 |
4 讨论 | 第40-43页 |
4.1 旋毛虫SPI基因TS11-1的原核表达 | 第40页 |
4.2 TS11-1重组蛋白反应原性及酶抑制活性分析 | 第40-41页 |
4.3 侵染模型的优化以及TS11-1和TS03044重组蛋白对虫体侵染肠道上皮细胞的影响 | 第41-43页 |
5 结论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