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高级氧化联合磷酸铵镁沉淀法预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8页
    1.1 研究背景第14页
    1.2 渗滤液的产生第14-15页
    1.3 渗滤液的组成特点第15-16页
    1.4 垃圾渗滤液的危害第16-18页
    1.5 渗滤液的主要处理方式第18-24页
        1.5.1 物化法第19-22页
        1.5.2 生物法第22-24页
        1.5.3 土地-植物处理法第24页
    1.6 预处理渗滤液的研究现状第24-26页
        1.6.1 渗滤液中COD的去除第24-25页
        1.6.2 渗滤液中氨氮的去除第25-26页
    1.7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6页
    1.8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6-28页
第二章 研究路线与基本原理第28-41页
    2.1 试验废水来源与性质第28页
    2.2 试验的技术路线第28-30页
    2.3 高级氧化基本原理与应用第30-37页
        2.3.1 KMnO_4第30-32页
            2.3.1.1 反应原理与作用机理第30页
            2.3.1.2 药剂投加量第30页
            2.3.1.3 pH值第30-31页
            2.3.1.4 反应时间的影响第31页
            2.3.1.5 现状与进展第31-32页
            2.3.1.6 优缺点第32页
        2.3.2 NaClO第32-34页
            2.3.2.1 反应原理与作用机理第32-33页
            2.3.2.2 药剂投加量第33页
            2.3.2.3 pH值第33页
            2.3.2.4 反应时间第33页
            2.3.2.5 现状与进展第33-34页
            2.3.2.6 优缺点第34页
        2.3.3 Fenton试剂第34-37页
            2.3.3.1 反应原理与作用机理第34-35页
            2.3.3.2 药剂投加量第35页
            2.3.3.3 pH值第35-36页
            2.3.3.4 反应温度第36页
            2.3.3.5 反应时间第36页
            2.3.3.6 现状与进展第36页
            2.3.3.7 优缺点第36-37页
    2.4 磷酸铵镁化学法基本原理与应用第37-41页
        2.4.1 反应原理与作用机理第37页
        2.4.2 试剂投加量第37-38页
        2.4.3 pH值第38页
        2.4.4 温度第38页
        2.4.5 Ca~(2+)离子含量第38-39页
        2.4.6 反应时间第39页
        2.4.7 运用现状与前景第39页
        2.4.8 优缺点第39-41页
第三章 氧化剂氧化法第41-58页
    3.1 前言第41页
    3.2 试验部分第41-42页
        3.2.1 试验材料第41页
        3.2.2 试验方法第41-42页
        3.2.3 试验方法第42页
    3.3 试验结果第42-57页
        3.3.1 高锰酸钾氧化法第42-46页
            3.3.1.1 投加量(C = 8.0 g/L)第42-43页
            3.3.1.2 pH第43-44页
            3.3.1.3 反应时间第44-45页
            3.3.1.4 反应动力学第45-46页
        3.3.2 次氯酸钠氧化法第46-51页
            3.3.2.1 投加量(有效氯≥10%)第47页
            3.3.2.2 pH第47-49页
            3.3.2.3 反应时间第49-50页
            3.3.2.4 反应动力学第50-51页
        3.3.3 Fenton试剂氧化法第51-56页
            3.3.3.1 FeCl_2投加量第51-52页
            3.3.3.2 pH第52-53页
            3.3.3.3 反应时间第53-54页
            3.3.3.4 反应动力学第54-56页
        3.3.4 出水水质第56-57页
    3.4 小结第57-58页
第四章 磷酸铵镁化学沉淀法第58-66页
    4.1 引言第58页
    4.2 试验部分第58-59页
        4.2.1 试验材料第58页
        4.2.2 试验方法第58-59页
        4.2.3 试验方法第59页
    4.3 试验结果第59-63页
        4.3.1 pH值第59-60页
        4.3.2 氮镁摩尔比第60-61页
        4.3.3 氮磷摩尔比第61-62页
        4.3.4 反应时间第62-63页
    4.4 反应动力学第63-65页
    4.5 小结第65-66页
第五章 高级氧化联合磷酸铵镁法第66-69页
    5.1 前言第66页
    5.2 试验方案第66-67页
        5.2.1 试验材料第66页
        5.2.2 试验部分第66-67页
        5.2.3 试验方法第67页
    5.3 试验结果第67页
    5.4 小结第67-69页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第69-71页
    6.1 结论第69-70页
    6.2 建议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81页
图表目录第81-82页
致谢第82-83页
作者简介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生命周期评价及生命周期成本分析集成方法研究
下一篇:表面活性剂强化生物滴滤器处理正己烷废气的净化效果及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