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3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分析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1.2.1 工程地质类比法 | 第13页 |
1.2.2 岩体结构分析法 | 第13-14页 |
1.2.3 解析法 | 第14-15页 |
1.2.4 数值分析法 | 第15-17页 |
1.3 不同洞形围岩弹塑性分析研究现状 | 第17-21页 |
1.3.1 圆形洞室围岩弹塑性分析 | 第17-19页 |
1.3.2 非圆形洞室围岩弹塑性分析 | 第19-21页 |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21-23页 |
第2章 GRC理论模型推演及等代圆理论 | 第23-36页 |
2.1 概述 | 第23页 |
2.2 Karstner围岩收敛曲线建立方法 | 第23-28页 |
2.2.1 基本原理与计算假定 | 第23-24页 |
2.2.2 建立过程推演 | 第24-28页 |
2.3 Duncan-Fama围岩收敛曲线建立方法 | 第28-31页 |
2.3.1 基本原理与计算假定 | 第28页 |
2.3.2 建立过程推演 | 第28-31页 |
2.4 等代圆方法简介 | 第31-33页 |
2.4.1 外接圆半径法 | 第31-32页 |
2.4.2 圆拱半径法 | 第32页 |
2.4.3 大小半径和之半 | 第32页 |
2.4.4 当量半径法 | 第32-33页 |
2.4.5 位移等代法 | 第33页 |
2.5 三维有限差分软件介绍 | 第33-36页 |
第3章 直墙拱形洞室GRC近似构建方法研究 | 第36-49页 |
3.1 概述 | 第36页 |
3.2 研究方案设计 | 第36页 |
3.3 Karstner近似GRC构建方案实施 | 第36-43页 |
3.3.1 洞室围岩参数确定 | 第36-37页 |
3.3.2 计算假定与数值计算模型 | 第37-38页 |
3.3.3 数值解GRC求解 | 第38页 |
3.3.4 等代圆法求解Karstner近似GRC | 第38-39页 |
3.3.5 对比结果分析 | 第39-42页 |
3.3.6 埋深及围岩级别等影响因素分析 | 第42-43页 |
3.4 Duncan-Fama近似GRC构建方案实施 | 第43-49页 |
3.4.1 洞室围岩参数确定 | 第43-44页 |
3.4.2 考虑扩容GRC数值解及理论解 | 第44页 |
3.4.3 对比结果分析 | 第44-47页 |
3.4.4 埋深及围岩级别的影响 | 第47-49页 |
第4章 矩形和曲墙拱形近似GRC构建及工程算例 | 第49-63页 |
4.1 概述 | 第49页 |
4.2 矩形和曲墙拱形洞室近似GRC构建 | 第49-51页 |
4.2.1 洞室围岩参数确定 | 第49页 |
4.2.2 数值模型建立及求解 | 第49-50页 |
4.2.3 理论解求解 | 第50-51页 |
4.2.4 对比结果分析 | 第51页 |
4.3 工程算例分析 | 第51-55页 |
4.4 工程实例分析 | 第55-63页 |
4.4.1 工程概况 | 第55-56页 |
4.4.2 洞室围岩参数估算 | 第56-59页 |
4.4.3 第(4)、(6)段Karstner近似GRC求解 | 第59-61页 |
4.4.4 第(4)、(6)段D-F近似GRC求解 | 第61-63页 |
第5章 深埋隧道开挖试验模拟及验证 | 第63-72页 |
5.1 概述 | 第63页 |
5.2 模型试验的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第63-64页 |
5.2.1 模型试验研究目的 | 第63页 |
5.2.2 模型试验研究内容 | 第63-64页 |
5.2.3 模型试验研究方法 | 第64页 |
5.3 深埋洞室模型试验设计 | 第64-72页 |
5.3.1 模型材料的选择及配比 | 第64-66页 |
5.3.2 大模型的制作及试验过程 | 第66-69页 |
5.3.3 试验数据处理及对比分析 | 第69-72页 |
结语 | 第72-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情况)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