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3.2 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4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6-19页 |
1.4.1 机制设计理论 | 第16-17页 |
1.4.2 项目管理理论 | 第17-19页 |
第二章 项目概况 | 第19-21页 |
2.1 工程概述 | 第19-20页 |
2.2 地形地貌 | 第20页 |
2.3 水文地质 | 第20页 |
2.3.1 地下水 | 第20页 |
2.3.2 地表水 | 第20页 |
2.3.3 环境水对混凝土的腐蚀性 | 第20页 |
2.4 气候条件 | 第20-21页 |
第三章 中越北仑河跨国公路工程项目合作建设管理过程分析 | 第21-33页 |
3.1 北仑河项目中越合作建设管理基本要求 | 第21-22页 |
3.2 北仑河项目中越合作建设管理总体方案 | 第22页 |
3.3 北仑河跨国合作项目过程管理 | 第22-30页 |
3.3.1 质量管理方面 | 第22-26页 |
3.3.2 进度管理方面 | 第26-28页 |
3.3.3 安全管理方面 | 第28-29页 |
3.3.4 组织、费用和协调等其他方面管理 | 第29-30页 |
3.4 中越合作项目建设管理要点 | 第30-32页 |
3.4.1 质量方面管理要点 | 第31页 |
3.4.2 进度方面管理要点 | 第31页 |
3.4.3 安全方面管理要点 | 第31-32页 |
3.4.4 组织、费用和协调等其他方面管理要点 | 第32页 |
3.5 小结 | 第32-33页 |
第四章 中越北仑河跨国公路工程合作建设管理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分析 | 第33-55页 |
4.1.工程特点与管理要点分析 | 第33-34页 |
4.2 工程实施的重点、难点的解决方案及措施 | 第34-35页 |
4.3 中越合作主拱箱现浇施工管理和方法 | 第35-54页 |
4.3.1 中越合作主拱箱现浇总体施工要求 | 第35-36页 |
4.3.2 主拱箱现浇支架材料标准化 | 第36-38页 |
4.3.3 上部结构施工安排及顺序 | 第38-39页 |
4.3.4 拱箱现浇支架结构标准化 | 第39-41页 |
4.3.5 支架下部结构施工管理和方法 | 第41-46页 |
4.3.6 塔式起重机(塔吊)安装和使用管理 | 第46页 |
4.3.7 支架上部结构施工管理和方法 | 第46-48页 |
4.3.8 模板及混凝土施工管理 | 第48-54页 |
4.3.9 卸架及支架拆除施工管理和方法 | 第54页 |
4.4 小结 | 第54-55页 |
第五章 中越北仑河跨国公路工程项目合作建设管理保障体系 | 第55-63页 |
5.1 施工组织与劳动力组织保障措施 | 第55-56页 |
5.1.1 施工组织机构 | 第55页 |
5.1.2 人员配备 | 第55-56页 |
5.2 质量保证措施 | 第56-57页 |
5.3 安全保证措施 | 第57页 |
5.3.1 主拱箱临时墩及支架防撞保护措施 | 第57页 |
5.3.2 安全施工措施关键要点 | 第57页 |
5.4 中方施工单位与其他相关方的协调、配合措施 | 第57-59页 |
5.4.1 与建设单位 | 第58页 |
5.4.2 与监理单位 | 第58页 |
5.4.3 与设计单位 | 第58页 |
5.4.4 与监控单位 | 第58页 |
5.4.5 与越南方 | 第58-59页 |
5.5 界河航道通航管理措施 | 第59-62页 |
5.5.1 通航安全保障措施 | 第59页 |
5.5.2 临时助航标志 | 第59-60页 |
5.5.3 具体防护措施 | 第60页 |
5.5.4 人员落水防护措施 | 第60-61页 |
5.5.5 施工封闭区管理措施 | 第61-62页 |
5.6 小结 | 第62-63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3-64页 |
6.1 结论 | 第63页 |
6.2 展望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