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荣玛龙格组碳酸盐岩沉积微相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引言 | 第10页 |
1.2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11-12页 |
1.3.1 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2 存在问题 | 第12页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3页 |
1.5 实际工作量 | 第13-15页 |
第2章 研究区地质特征 | 第15-19页 |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 第15页 |
2.2 大地构造位置 | 第15-16页 |
2.3 地层 | 第16-18页 |
2.4 变质岩 | 第18页 |
2.5 构造 | 第18-19页 |
第3章 岩石地层 | 第19-26页 |
3.1 实测剖面描述 | 第19-25页 |
3.1.1 pm002 | 第19-21页 |
3.1.2 pm003 | 第21-22页 |
3.1.3 pm006 | 第22-25页 |
3.2 岩石地层划分 | 第25-26页 |
第4章 碳酸盐岩沉积微相划分及特征 | 第26-37页 |
4.1 主要岩石类型 | 第26-27页 |
4.2 主要颗粒类型 | 第27-33页 |
4.2.1 生物碎屑 | 第27-31页 |
4.2.2 内碎屑 | 第31页 |
4.2.3 团块 | 第31-32页 |
4.2.4 鲕粒 | 第32-33页 |
4.3 微相类型划分 | 第33-37页 |
4.3.1 灰泥灰岩 | 第33页 |
4.3.2 含生屑灰泥灰岩 | 第33页 |
4.3.3 生屑粒泥灰岩 | 第33-34页 |
4.3.4 生屑泥粒灰岩 | 第34页 |
4.3.5 塌积岩 | 第34页 |
4.3.6 内碎屑颗粒灰岩 | 第34-35页 |
4.3.7 团块颗粒灰岩 | 第35页 |
4.3.8 多类型鲕粒颗粒灰岩 | 第35-36页 |
4.3.9 生物礁灰岩 | 第36-37页 |
第5章 沉积相划分及相序结构分析 | 第37-41页 |
5.1 沉积相划分及特征 | 第37-38页 |
5.1.1 局限台地相 | 第37页 |
5.1.2 开阔台地相 | 第37页 |
5.1.3 台地边缘浅滩相 | 第37页 |
5.1.4 台地边缘生物礁相 | 第37-38页 |
5.1.5 台地边缘斜坡相 | 第38页 |
5.2 剖面相序结构分析 | 第38-40页 |
5.3 相模式确定 | 第40-41页 |
第6章 结论 | 第41-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个人简介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