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CT影像中肺气管树分割算法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肺气管树三维结构及二维切片特点 | 第11-12页 |
1.3 肺气管树分割算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6-17页 |
第2章 胸部CT图像预处理 | 第17-23页 |
2.1 背景知识 | 第17-18页 |
2.1.1 胸部CT图像特点 | 第17-18页 |
2.1.2 胸部解剖结构分析 | 第18页 |
2.2 肺部区域分割 | 第18-22页 |
2.2.1 肺部区域的初分割 | 第19-20页 |
2.2.2 肺部区域的修补 | 第20-22页 |
2.2.3 肺部区域的分割结果 | 第22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3章 基于区域生长与灰度重建的肺气管树分割 | 第23-39页 |
3.1 肺气管树的分割难点 | 第23页 |
3.2 肺气管树的分割框架 | 第23-24页 |
3.3 肺气管树的粗分割 | 第24-28页 |
3.3.1 区域生长算法 | 第24-27页 |
3.3.2 改进迟滞阈值区域生长算法 | 第27-28页 |
3.4 肺气管树的细分割 | 第28-34页 |
3.4.1 理论基础 | 第29-32页 |
3.4.2 基于形态学灰度重建算法 | 第32-34页 |
3.5 肺气管树的后处理 | 第34页 |
3.6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4-38页 |
3.6.1 实验材料 | 第34-35页 |
3.6.2 实验硬件与软件平台 | 第35-36页 |
3.6.3 实验结果显示与分析 | 第36-38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4章 基于区域生长与模糊连接度的肺气管树分割 | 第39-48页 |
4.1 肺气管树的分割框架 | 第39页 |
4.2 基于模糊连接度算法的肺气管树分割 | 第39-45页 |
4.2.1 基础知识 | 第39-41页 |
4.2.2 基于模糊连接度算法 | 第41-45页 |
4.3 肺气管树的后处理 | 第45页 |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5-47页 |
4.4.1 实验材料 | 第45页 |
4.4.2 实验硬件与软件平台 | 第45页 |
4.4.3 实验结果显示与分析 | 第45-4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5章 肺气管树分割算法评价 | 第48-59页 |
5.1 分割算法的评价方法 | 第48-49页 |
5.2 分割算法的评价准则 | 第49-51页 |
5.3 综合评价体系的建立 | 第51页 |
5.4 评价准则的计算 | 第51-57页 |
5.4.1 骨架化常用算法的介绍 | 第52-54页 |
5.4.2 肺气管树的三维骨架化 | 第54-56页 |
5.4.3 肺气管树分支及分叉点统计 | 第56-57页 |
5.5 分割算法的定量评价结果 | 第57-58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