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13-23页 |
1.1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3-15页 |
1.1.1 课题的背景 | 第13-14页 |
1.1.2 课题的意义 | 第14-15页 |
1.2 大跨度钢结构桁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21页 |
1.2.1 桁架的研究现状 | 第15-20页 |
1.2.2 结构优化的发展 | 第20-21页 |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 | 第21-23页 |
2 桁架梁结构设计及载荷分析 | 第23-49页 |
2.1 传统桁架结构形式 | 第23-26页 |
2.1.1 桁架的特点 | 第23页 |
2.1.2 桁架的外形 | 第23-24页 |
2.1.3 桁架的截面 | 第24页 |
2.1.4 节点构造及设计要求 | 第24-26页 |
2.2 管状带式输送机桁架结构设计 | 第26-29页 |
2.2.1 承重桁架、弦杆及腹杆的选型 | 第27-28页 |
2.2.2 桁架水平防风支撑 | 第28-29页 |
2.2.3 桁架支座 | 第29页 |
2.3 管状带式输送机机架结构的荷载分析 | 第29-36页 |
2.3.1 永久载荷 | 第30-34页 |
2.3.2 可变载荷 | 第34-36页 |
2.3.3 偶然载荷 | 第36页 |
2.4 管状带式输送机桁架结构内力简化计算 | 第36-44页 |
2.4.1 特殊节点 | 第37-38页 |
2.4.2 竖直方向内力简化计算 | 第38-43页 |
2.4.3 水平方向内力简化计算 | 第43-44页 |
2.5 管状带式输送机机架结构的校核 | 第44-47页 |
2.5.1 强度校核 | 第44-46页 |
2.5.2 刚度校核 | 第46-47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3 管状带式输送机桁架梁结构有限元分析 | 第49-67页 |
3.1 有限元分析的基本理论 | 第49-52页 |
3.2 ANSYS简介 | 第52-55页 |
3.2.1 ANSYS的分析功能 | 第53-54页 |
3.2.2 ANSYS Workbench的分析步骤 | 第54-55页 |
3.3 管状带式输送机桁架梁结构有限元分析 | 第55-58页 |
3.3.1 桁架模型建立及定义材料 | 第55-56页 |
3.3.2 网格划分 | 第56-57页 |
3.3.3 施加载荷 | 第57页 |
3.3.4 求解、查看分析结果 | 第57-58页 |
3.4 桁架梁结构的改进 | 第58-65页 |
3.4.1 改进桁架静力学结果 | 第58-60页 |
3.4.2 改进桁架模态结果 | 第60-6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4 管状带式输送机桁架梁结构优化设计 | 第67-77页 |
4.1 引言 | 第67页 |
4.2 ANSYS优化设计 | 第67-70页 |
4.2.1 ANSYS优化设计概念 | 第67-68页 |
4.2.2 ANSYS Workbench多目标优化 | 第68-69页 |
4.2.3 ANSYS优化设计步骤 | 第69-70页 |
4.3 桁架机构优化设计 | 第70-75页 |
4.3.0 优化设计模型的建立 | 第70-71页 |
4.3.1 响应面分析 | 第71-74页 |
4.3.2 参数敏感性分析 | 第74-75页 |
4.3.3 多目标优化 | 第75页 |
4.4 桁架优化结果 | 第75-7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5 总结与展望 | 第77-79页 |
5.1 总结 | 第77-78页 |
5.2 展望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致谢 | 第83-85页 |
作者简介 | 第85页 |
科研成果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