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卫星导航系统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卫星终端天线特点 | 第11-12页 |
1.3 卫星圆极化天线的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13-15页 |
第二章 微带天线圆极化理论基础 | 第15-27页 |
2.1 微带天线形式 | 第15-16页 |
2.2 微带天线馈电形式 | 第16-17页 |
2.3 微带天线设计要求 | 第17-18页 |
2.3.1 微带天线尺寸确定 | 第17页 |
2.3.2 微带天线介质与天线带宽关系 | 第17-18页 |
2.4 微带天线小型化技术 | 第18-19页 |
2.5 微带天线圆极化技术 | 第19-21页 |
2.5.1 圆极化天线原理 | 第19-20页 |
2.5.2 微带天线圆极化技术 | 第20-21页 |
2.6 Wilkinson功分器 | 第21-22页 |
2.7 超表面加载圆极化技术 | 第22-26页 |
2.7.1 电磁超材料简介 | 第22-23页 |
2.7.2 超表面材料简介 | 第23-24页 |
2.7.3 电抗性表面 | 第24-25页 |
2.7.4 超表面材料在圆极化天线中的应用 | 第25-26页 |
2.8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北斗抗干扰天线阵设计 | 第27-38页 |
3.1 北斗抗干扰天线阵北斗天线单元设计 | 第27-31页 |
3.1.1 北斗天线单元设计 | 第27-28页 |
3.1.2 北斗天线单元仿真分析 | 第28-31页 |
3.2 北斗抗干扰天线和GPS天线单元设计 | 第31-32页 |
3.3 北斗抗干扰天线阵设计 | 第32-37页 |
3.3.1 北斗抗干扰天线阵仿真及测试结果 | 第33-3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单馈低剖面北斗圆极化天线设计 | 第38-46页 |
4.1 单馈低剖面微带天线结构描述 | 第38-39页 |
4.2 单馈低剖面圆极化微带天线分析 | 第39-41页 |
4.2.1 天线尺寸设计分析 | 第39页 |
4.2.2 天线仿真结果分析 | 第39-41页 |
4.3 单馈点微带圆极化天线优化设计 | 第41-43页 |
4.3.1 优化设计后的天线结构描述 | 第41页 |
4.3.2 优化设计后的天线测试仿真结果分析 | 第41-43页 |
4.4 共面波导圆极化天线设计 | 第43-45页 |
4.4.1 天线结构 | 第43-44页 |
4.4.2 天线仿真结果分析 | 第44-4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五章 超表面加载北斗圆极化天线设计 | 第46-63页 |
5.1 超表面材料加载使线极化转变为圆极化天线研究 | 第46-47页 |
5.2 超表面加载圆极化双模天线设计 | 第47-56页 |
5.2.1 超表面圆极化天线结构设计 | 第47-48页 |
5.2.2 天线原理分析 | 第48-50页 |
5.2.3 天线的参数分析 | 第50-54页 |
5.2.4 超表面结构天的加工及测试 | 第54-56页 |
5.2.5 本节小结 | 第56页 |
5.3 超表面结构优化设计 | 第56-62页 |
5.3.1 优化设计后的超表面结构示意图及原理 | 第57-58页 |
5.3.2 天线参数分析 | 第58-59页 |
5.3.3 天线加工及测试 | 第59-62页 |
5.3.4 总结 | 第6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63-65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63-64页 |
6.2 后续工作和展望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