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用一般科学论文--生物医学工程论文

基于静息态脑功能连接性分析的面孔识别神经机制研究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1 引言第11-20页
    1.1 面孔识别能力研究背景第11-14页
        1.1.1 面孔识别能力研究的重要性第11-12页
        1.1.2 基于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的面孔加工神经机制研究第12-13页
        1.1.3 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第13-14页
    1.2 静息态fMRI简介第14-17页
        1.2.1 静息态fMRI的基本原理第14-15页
        1.2.2 静息态fMRI的应用优势第15-16页
        1.2.3 静息态fMRI数据分析常用方法第16-17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第17-20页
        1.3.1 研究内容第17页
        1.3.2 研究意义第17-18页
        1.3.3 研究创新点第18页
        1.3.4 本文结构第18-20页
2 数据采集与预处理第20-25页
    2.1 研究对象第20页
    2.2 fMRI数据采集与预处理第20-22页
        2.2.1 fMRI数据采集参数第20页
        2.2.2 数据预处理第20-22页
    2.3 面孔识别能力实验数据采集与处理第22-24页
        2.3.1 实验设计与数据采集第22-23页
        2.3.2 面孔识别能力指标的获取第23-24页
    2.4 本章小结第24-25页
3 基于脑功能网络的单变量分析第25-37页
    3.1 静息态功能网络的图论分析第25-29页
    3.2 静息态功能网络的小世界特性第29-32页
    3.3 网络参数与行为指标的相关分析第32-35页
    3.4 本章小结第35-37页
4 基于弹性网回归的多变量行为预测第37-57页
    4.1 多变量模式分析简介第37页
    4.2 弹性网回归方法简介第37-39页
        4.2.1 弹性网回归方法的基本原理第38页
        4.2.2 弹性网回归方法的优点第38-39页
    4.3 基于弹性网回归的多变量行为预测第39-42页
        4.3.1 脑区的精简与预测因子的粗筛选第39页
        4.3.2 基于弹性网回归的行为预测第39-42页
    4.4 置换检验第42-43页
    4.5 行为预测结果的讨论与分析第43-56页
        4.5.1 预测结果的功能连接分析第43-46页
        4.5.2 预测结果的节点分析第46-54页
        4.5.3 讨论与分析第54-56页
    4.6 本章小结第56-57页
5 总结及展望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3页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3-65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一种辐射诱导细胞损伤动力学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下一篇:海上风机流固耦合的计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