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基础医学论文

藻胆蛋白/链霉亲和素生物探针的研制及其在肝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前言第12-24页
    1.1 认识藻胆蛋白第12页
    1.2 藻胆蛋白的结构功能及光谱学特征第12-15页
        1.2.1 藻胆蛋白结构及功能第12-14页
        1.2.2 藻胆蛋白光谱特征第14-15页
    1.3 藻胆蛋白的应用及研究进展第15-17页
        1.3.1 作为天然色素及添加剂第15页
        1.3.2 抗氧化和抗肿瘤作用第15-16页
        1.3.3 藻胆蛋白作为光敏剂的应用第16-17页
    1.4 链霉亲和素结构与功能以及在免疫检测中的应用第17-19页
        1.4.1 链霉亲和素结构与功能介绍第17-18页
        1.4.2 链霉亲和素在免疫检测中的应用第18-19页
    1.5 荧光标记免疫测定技术第19-20页
    1.6 藻胆蛋白荧光标记及检测中的应用第20-22页
    1.7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第22-24页
第二章 两种藻胆蛋白/链霉亲和素-荧光探针的构建第24-37页
    2.1 实验试剂材料及仪器第24-27页
        2.1.1 基因模板及引物设计第24-25页
        2.1.2 DNA限制性内切酶及试剂第25页
        2.1.3 主要溶液的配制第25-27页
        2.1.4 实验仪器第27页
    2.2 SA-PCA-PCB表达载体构建方法第27-31页
        2.2.1 重组质粒构建构建方案第27-28页
        2.2.2 质粒提取及基因克隆第28页
        2.2.3 重叠PCR及T载体连接第28-30页
        2.2.4 sa-cpcA基因的亚克隆第30-31页
        2.2.5 阳性克隆的筛选及验证第31页
    2.3 SA-PCA-PEB表达载体构建的方法第31-32页
    2.4 实验结果讨论第32-36页
        2.4.1 SA-PCA-PCB表达载体的构建第32-34页
        2.4.2 SA-PCA-PEB表达载体的构建第34-36页
    2.5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三章 重组荧光蛋白的表达纯化及稳定性研究第37-64页
    3.1 实验材料及仪器第37-40页
        3.1.1 主要酶类第37页
        3.1.2 主要试剂第37页
        3.1.3 主要溶液的配制第37-40页
        3.1.4 实验仪器第40页
    3.2 实验方法第40-46页
        3.2.1 重组蛋白表达条件的优化第40-42页
        3.2.2 重组蛋白的分离纯化第42-43页
        3.2.3 重组蛋白的性质表征第43-45页
        3.2.4 重组蛋白稳定性研究第45-46页
    3.3 实验结果及讨论第46-63页
        3.3.1 重组蛋白表达条件的优化第46-51页
        3.3.2 SA-PCA-PCB的分离纯化及表征第51-55页
        3.3.3 SA-PCA-PEB的分离纯化及表征第55-59页
        3.3.4 重组蛋白稳定性研究第59-63页
    3.4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四章 藻胆蛋白/链霉亲和素荧光探针在早期肝癌检测中的应用评价第64-80页
    4.1 实验试剂及仪器第64-65页
        4.1.1 所用蛋白及酶试剂第64页
        4.1.2 主要仪器第64-65页
        4.1.3 主要试剂及溶液的配制第65页
    4.2 三种不同免疫检测方法的对比第65-69页
        4.2.1 直接ELISA法与间接ELISA法对检测灵敏度的影响第65-67页
        4.2.2 间接ELISA法与双抗夹心法对检测灵敏度的影响第67-69页
    4.3 双抗夹心ELISA检测条件的优化第69-70页
        4.3.1 抗体包被温度对免测结果的影响第69页
        4.3.2 AFP捕获抗体及生物素化检测抗体浓度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第69页
        4.3.3 荧光探针浓度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第69页
        4.3.4 商业化藻红蛋白/链霉亲和素探针分子SA-RPE对AFP检测的应用评价第69-70页
    4.4 重组藻胆蛋白/链霉亲和素探针分子对早期肝癌标志物的检测评价第70页
        4.4.1 两种藻胆蛋白/链霉亲和素探针分子对AFP检测的应用评价第70页
        4.4.2 两种藻胆蛋白/链霉亲和素探针分子对不同肝癌标志物检测结果的评价第70页
        4.4.3 SA-PCA-PEB与商品化SA-RPE检测结果对比第70页
    4.5 实验结果讨论第70-78页
        4.5.1 直接ELISA法与间接ELISA法的结果结果对比第70-71页
        4.5.2 间接ELISA与双抗夹心ELISA检测结果对比第71-72页
        4.5.3 双抗夹心法检测条件的优化结果第72-76页
        4.5.4 两种藻胆蛋白/链霉亲和素探针分子对AFP检测结果的应用评价第76页
        4.5.5 两种藻胆蛋白/链霉亲和素探针分子对不同肝癌标志物检测结果的评价第76-77页
        4.5.6 SA-PCA-PEB与商品化SA-RPE检测结果的对比第77-78页
    4.6 本章小结第78-80页
第五章 结论第80-82页
参考文献第82-8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第88-89页
致谢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标准基本农田设计与评价地理模型研究--以黄岛区为例
下一篇:透明质酸与其受体蛋白CD44间的相互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