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NSST变换的多模态医学图像融合算法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7页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1.2.1 多尺度变换研究现状第13-14页
        1.2.2 图像融合规则研究现状第14-15页
    1.3 多模态医学图像融合研究存在的问题第15-16页
    1.4 论文章节安排第16-17页
第二章 多模态医学图像融合概述第17-30页
    2.1 多模态医学图像基本知识第17-19页
        2.1.1 CT图像第17页
        2.1.2 MRI图像第17-18页
        2.1.3 PET图像第18页
        2.1.4 SPECT图像第18-19页
    2.2 多模态医学图像融合的层次划分第19-20页
    2.3 像素级医学图像融合第20-24页
        2.3.1 空间域的医学图像融合算法第20-22页
        2.3.2 变换域的医学图像融合算法第22-24页
    2.4 基于人眼视觉特性的图像质量评价体系第24-29页
        2.4.1 主观评价第24-25页
        2.4.2 客观评价第25-29页
    2.5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三章 基于NSST和改进PCNN的医学图像融合算法研究第30-46页
    3.1 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NSST)第31-33页
        3.1.1 剪切波第31-32页
        3.1.2 NSST的实现第32-33页
    3.2 脉冲耦合神经网络(PCNN)第33-34页
        3.2.1 PCNN模型第33-34页
        3.2.2 PCNN的外部输入第34页
    3.3 基于NSST与改进PCNN的融合算法第34-39页
        3.3.1 低频子带系数融合规则第35-36页
        3.3.2 高频子带系数融合规则第36-39页
        3.3.3 融合步骤第39页
    3.4 实验结果分析第39-44页
        3.4.1 灰度图像融合结果分析第40-42页
        3.4.2 彩色图像融合结果分析第42-44页
    3.5 结论第44-46页
第四章 结合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和稀疏表示的医学图像融合算法研究第46-60页
    4.1 NSST变换及稀疏表示第47-49页
        4.1.1 NSST及其构造第47-48页
        4.1.2 NSST域的稀疏变换第48-49页
    4.2 NSST和稀疏表示相结合的融合方法第49-52页
        4.2.1 基于稀疏表示的低频子带系数融合第49-51页
        4.2.2 高频子带系数融合第51-52页
    4.3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52-59页
        4.3.1 灰度图像融合结果分析第53-56页
        4.3.2 彩色图像融合结果分析第56-59页
    4.4 结论第59-60页
第五章 工作总结与展望第60-62页
    5.1 论文主要工作总结第60-61页
    5.2 研究展望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8页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及参与项目第68-69页
致谢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深度学习的稻飞虱图像分类识别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改进YOLOv2网络的遗留物检测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