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码精度自调节的心电压缩ASIC
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14-23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4-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15-21页 |
1.2.1 压缩算法的研究现状和趋势 | 第16-19页 |
1.2.2 硬件平台的研究现状和趋势 | 第19-21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21页 |
1.4 论文结构 | 第21-22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2 心电压缩算法原理 | 第23-38页 |
2.1 概述 | 第23页 |
2.2 提升小波变换原理 | 第23-31页 |
2.2.1 小波分析基础 | 第23-28页 |
2.2.2 提升小波分析 | 第28-30页 |
2.2.3 提升小波的特点 | 第30-31页 |
2.3 嵌入式零树小波编码 | 第31-37页 |
2.3.1 零树小波的原理 | 第31-35页 |
2.3.2 心电信号EZW编码 | 第35-36页 |
2.3.3 EZW编码的优缺点分析 | 第36-3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3 压缩算法和硬件设计 | 第38-54页 |
3.1 编码精度自调节算法 | 第38-41页 |
3.2 编码优化算法 | 第41-44页 |
3.3 硬件架构设计 | 第44-53页 |
3.3.1 基于小波系数的精度自调节模块 | 第45-48页 |
3.3.2 逆向扫描编码模块 | 第48-5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4 实验与结果分析 | 第54-62页 |
4.1 实验结果标准 | 第54页 |
4.2 实验平台和实验环境 | 第54-55页 |
4.3 实验结果和分析 | 第55-61页 |
4.3.1 精度自调节实验结果 | 第55-58页 |
4.3.2 典型样本的压缩性能 | 第58-60页 |
4.3.3 电路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60-6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5 总结与展望 | 第62-64页 |
5.1 论文研究工作总结 | 第62-63页 |
5.2 今后工作展望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1页 |
作者简历 | 第71-72页 |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