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内科论文--现代医学内科疾病论文

痰湿体质与肥胖亚型的相关性及其易发代谢综合征的氧化应激机制研究

中文摘要第1-11页
ABSTRACT第11-16页
縮略词列表第16-17页
第一部分 综述第17-70页
 综述一 肥胖亚型相关研究进展第17-32页
  1. 现代医学对肥胖亚型的认识第18-26页
   ·诊断标准第18-20页
   ·影响因素研究第20-22页
   ·内在机制研究第22-25页
   ·患病风险及干预研究第25-26页
  2. 中医对肥胖亚型的认识第26页
  3. 展望第26-28页
  参考文献第28-32页
 综述二 氧化应激机制研究进展第32-48页
  1. 氧化应激机制研究第32-35页
   ·氧化应激的细胞毒性作用第33-34页
   ·氧化应激可激活多个信号通路、活化转录因子第34页
   ·氧化应激引起基因突变第34-35页
   ·氧化还原平衡机制第35页
  2. 氧化应激在亚健康及治未病领域研究进展第35-39页
   ·氧化还原平衡是机体稳态的标志第36-37页
   ·氧化应激广泛应用到“未病”高危人群检测中第37-38页
   ·氧化应激是亚健康危险因素的敏感指标第38-39页
  3. 氧化应激机制在疾病领域中的应用第39-41页
   ·在疾病早期诊断、预防中的作用第39-40页
   ·作为疾病进展程度和愈后的指标第40-41页
  4. 展望第41-44页
   ·评价指标的选择第41-42页
   ·检测组织的确定第42页
   ·动态观察的必要性第42-44页
  参考文献第44-48页
 综述三 代谢综合征研究进展第48-70页
  1. 危险因素研究第48-53页
   ·基本危险因素第48-51页
   ·生活方式相关危险因素第51-52页
   ·遗传及地域因素第52-53页
   ·其他因素第53页
  2. 基础研究第53-60页
   ·氧化应激及胰岛素抵抗机制第53-58页
   ·其他相关因素第58-60页
  3. 中医对代谢综合征的病机认识第60-62页
  4. 临床应用及干预研究第62-63页
   ·早期预防第63页
   ·全方位干预第63页
  5. 小结及展望第63-65页
   ·危险因素判定及早期诊断是根本第63-64页
   ·始动因素是核心问题第64页
   ·中医对代谢综合征的认识可提供借鉴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70页
第二部分 实验硏究第70-134页
 实验一 运用痰湿体质判定标准进行肥胖亚型识别与传统HOMA-IR法比较研究第70-89页
  1. 研究方法第72-74页
   ·研究对象来源及分组第72页
   ·判定标准第72-74页
   ·纳入标准第74页
   ·排除标准第74页
   ·一般情况及人体测量学收集第74页
  2. 实验方法第74-75页
   ·血样采集第74页
   ·血样处理及保存第74-75页
   ·指标检测及方法第75页
   ·统计方法第75页
  3. 实验结果第75-83页
   ·肥胖人群以痰湿体质判定标准和HOMA-IR(1.69)进行分类结果比较第75-76页
   ·痰湿非肥胖组与平和质(健康组)IR程度比较第76页
   ·IR相关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第76-80页
   ·痰湿体质相关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第80-83页
  4. 讨论第83-87页
   ·痰湿体质判定标准可有效识别出MHO人群第83-84页
   ·痰湿体质判定标准较HOMA-IR更早的识别出MONW人群第84页
   ·MHO人群具有中等危险性第84页
   ·痰湿体质受到先后天因素的影响第84页
   ·结论第84-87页
  参考文献第87-89页
 实验二 痰湿体质易发代谢综合征的氧化应激机制研究第89-125页
  1. 研究方法第90-91页
   ·研究对象来源及分组第90页
   ·判定标准第90页
   ·纳入标准第90页
   ·排除标准第90-91页
  2. 实验方法第91-102页
   ·血液样品采集第91页
   ·主要试剂第91页
   ·主要仪器第91-92页
   ·血样处理第92页
   ·主要检测方法第92-102页
   ·统计方法第102页
  3. 实验结果第102-114页
   ·一般资料和生化结果比较第102-105页
   ·胰岛素抵抗程度及游离脂肪酸含量比较第105-107页
   ·抗氧化酶活性比较研究第107-109页
   ·氧化还原平衡比较研究第109页
   ·活性氮(NO)及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比较第109-111页
   ·氧化损伤产物比较研究第111-113页
   ·氧化应激指标、FFA、IR与痰湿体质程度相关性分析第113-114页
  4. 讨论第114-122页
   ·痰湿体质独立于肥胖外造成FFA含量增高第115页
   ·痰湿体质人群抗氧化能力总体表现为代偿性增高第115-116页
   ·SOD是痰湿体质人群抗氧化系统中早期敏感指标第116-117页
   ·氧化还原平衡自平和质组、痰湿组、代谢综合征组依次向氧化方向偏移第117页
   ·活性氮(NO)表现出双重调节作用第117-118页
   ·痰湿体质人群氧化损伤体现在“脂质过氧化损伤-内皮功能紊乱”第118-119页
   ·痰湿体质易发代谢综合征的氧化应激机制第119-121页
   ·体质与疾病的相关性及差异第121-122页
  参考文献第122-125页
 实验三 基于基因芯片技术的痰湿体质氧化应激相关基因及差异信号通路分析第125-134页
  1. 研究方法第125页
   ·研究对象来源及分组第125页
   ·判定标准第125页
   ·纳入标准第125页
   ·排除标准第125页
  2. 实验方法第125-131页
   ·血液样品采集第126页
   ·主要试剂第126页
   ·主要仪器第126页
   ·血样处理第126-131页
  3. 实验结果第131-132页
   ·抗氧化酶mRNA水平表达比较研究第131页
   ·与氧化应激相关的差异信号通路第131-132页
  4. 讨论第132-133页
   ·SOD活性降低可能是痰湿体质先天因素的敏感指标之一第132页
   ·痰湿体质应激因子与炎症相关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第132页
   ·痰湿体质应激因子与PKC-PKD信号通路第132-133页
  参考文献第133-134页
第三部分 氧化还原机制在中医体质学中的应用展望第134-144页
 1. 机体氧化还原平衡体现了中医阴阳平衡的思想第134-135页
 2. 氧化还原机制与中医体质学原理相吻合第135-137页
   ·机体氧化还原状态与机体的生命时相密切相关第135-136页
   ·氧化还原平衡机制体现机体客观指标与心理因素之间的联系第136页
   ·氧化还原机制可诠释外界因素对体质的影响第136-137页
   ·氧化还原平衡能力具有先天遗传的差异性第137页
 3. 氧化还原机制与体质三个关键科学问题契合第137-138页
   ·体质可分论与氧化还原机制多样性第137-138页
   ·体病相关论与氧化应激体质理念第138页
   ·体质可调论与抗氧化治疗第138页
 4. 氧化还原机制及干预治疗体现了体质三级预防思想第138-141页
   ·一级预防第139页
   ·级预防第139-140页
   ·三级预防第140-141页
 参考文献第141-144页
全文总结第144-148页
创新之处第148-149页
个人简介第149-151页
致谢第151-152页
一般情况调查表第152-154页
知情同意书第154页

论文共1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分期辨治方案与疗效评价方法的探讨
下一篇:川芎嗪、黄芪液和参附液抑制心肌肥大及对线粒体和能量代谢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