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森林保护学论文--森林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虫害及其防治论文--鞘翅目害虫论文

中国墨天牛族部分种类雌雄生殖器比较解剖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6页
    1.1 引言第10-11页
    1.2 墨天牛族昆虫的经济意义第11-12页
    1.3 墨天牛族分类研究历史概况第12-15页
    1.4 雄性生殖器研究情况第15页
    1.5 雌性生殖器研究情况第15-16页
第2章 材料与方法第16-18页
    2.1 材料第16页
    2.2 方法第16-18页
第3章 墨天牛族生殖器一般形态特征第18-21页
    3.1 雄性生殖器特征第18页
    3.2 雌性生殖器特征第18-21页
第4章 墨天牛族雄性生殖器形态描述第21-36页
    4.1 星天牛属Anoplophora Hope,1839第21-24页
    4.2 墨天牛属Monochamus Dejean,1821第24-28页
    4.3 锦天牛属Acalolepta Pascoe,1858第28-30页
    4.4 鹿天牛属Macrochenus Guerin-Meneville,1843第30页
    4.5 异鹿天牛属Paraepepeotes Pic,1935第30页
    4.6 拟鹿天牛属Epepeotes Pascoe,1866第30-31页
    4.7 齿胫天牛属Paraleprodera Breuning,1935第31页
    4.8 梯天牛属Pharsalia Thomson,1864第31-32页
    4.9 灰天牛属Blepephaeus Pascoe,1866第32-33页
    4.10 安天牛属Annamanum Pic,1925第33页
    4.11 筛天牛属Cribragapanthia Pic,1903第33-34页
    4.12 拟居天牛属Pseudonemophas Breuning,1944第34页
    4.13 殷天牛属Xenicotela Bates,1884第34页
    4.14 密缨天牛属Mimothestus Pic,1935第34-36页
第5章 墨天牛族雌性生殖器形态描述第36-47页
    5.1 星天牛属Anoplophora Hope,1839第36-39页
    5.2 墨天牛属Monochamus Dejean,1821第39-40页
    5.3 锦天牛属Acalolepta Pascoe,1858第40-41页
    5.4 鹿天牛属Macrochenus Guerin-Meneville,1843第41-42页
    5.5 异鹿天牛属Paraepepeotes Pic,1935第42页
    5.6 齿胫天牛属Paraleprodera Breuning,1935第42-43页
    5.7 梯天牛属Pharsalia Thomson,1864第43页
    5.8 灰天牛属Blepephaeus Pascoe,1866第43-44页
    5.9 安天牛属Annamanum Pic,1925第44页
    5.10 筛天牛属Cribragapanthia Pic,1903第44-45页
    5.11 拟居天牛属Pseudonemophas Breuning,1944第45页
    5.12 殷天牛属Xenicotela Bates,1884第45页
    5.13 琼勾天牛属Hainanhammus Gressitt,1940第45-47页
第6章 墨天牛族生殖器形态特征性状研究第47-51页
    6.1 墨天牛族雄性生殖器形态特征性状第47-49页
    6.2 墨天牛族雌性生殖器形态特征性状第49页
    6.3 墨天牛族生殖器形态特征性状研究结果第49-51页
第7章 墨天牛族生殖器结构特征比较研究第51-57页
    7.1 族级雄性生殖器结构特征第51页
    7.2 各属各种雄性生殖器特征及比较分析结果第51-53页
    7.3 族的雌性生殖器结构特征第53页
    7.4 各属各种雌性生殖器特征及比较分析结果第53-55页
    7.5 雌性和雄性生殖器特征比较研究结果及讨论第55-56页
    7.6 本研究的主要特色第56-57页
致谢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4页
附录第64-67页
图版第67-88页
个人简介第88-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调亏灌溉条件下玉米耗水规律及灌溉方案评价试验研究
下一篇:桉树人工林对杧果害虫群落的影响及灰白条小卷蛾的生物学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