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1页 |
1.1 引言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14-19页 |
1.2.1 节理岩体法向变形 | 第14-15页 |
1.2.2 节理岩体的动态力学特性 | 第15-17页 |
1.2.3 循环动载作用下岩体的累计损伤及裂纹扩展规律 | 第17-19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页 |
1.4 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 第19-21页 |
1.4.1 主要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1.4.2 创新点 | 第20-21页 |
第2章 模型实验 | 第21-33页 |
2.1 引言 | 第21页 |
2.2 基本假设 | 第21-22页 |
2.3 实验模型制作 | 第22-25页 |
2.4 实验方案及测试 | 第25-31页 |
2.4.1 实验设备与加载 | 第25-27页 |
2.4.2 冲击稳定性验证 | 第27-28页 |
2.4.3 实验方案设计 | 第28-30页 |
2.4.4 动态信号数据处理原理 | 第30-3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第3章 非贯通节理岩体法向动态变形实验研究 | 第33-51页 |
3.1 引言 | 第33-34页 |
3.2 节理法向变形常用模型 | 第34-37页 |
3.3 不同贯通度节理法向动态压缩规律研究 | 第37-46页 |
3.3.1 冲击过程中力、加速度与位移时程分析 | 第37-42页 |
3.3.2 冲击过程中节理法向变形的应力波动分析 | 第42-44页 |
3.3.3 冲击过程中能量转换分析 | 第44-46页 |
3.4 不同冲击能量下非贯通节理岩体法向动态压缩规律 | 第46-4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4章 不同几何特征节理岩体动态力学特性 | 第51-63页 |
4.1 引言 | 第51-52页 |
4.2 不同倾角节理岩体的冲击力学特性 | 第52-56页 |
4.2.1 相同冲击高度下不同倾角节理岩体的冲击规律研究 | 第52-54页 |
4.2.2 不同冲击高度下节理岩体的冲击规律研究 | 第54-56页 |
4.3 不同组数层状节理岩体的冲击力学特性 | 第56-61页 |
4.3.1 相同冲击高度下不同组数节理岩体的冲击规律研究 | 第56-59页 |
4.3.2 不同冲击高度下相同组数节理岩体的冲击规律研究 | 第59-6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5章 循环冲击作用下节理岩体损伤及裂纹扩展分析 | 第63-77页 |
5.1 引言 | 第63页 |
5.2 循环冲击作用下节理岩体损伤规律 | 第63-69页 |
5.2.1 理论分析 | 第64-65页 |
5.2.2 实验及结果分析 | 第65-69页 |
5.3 节理岩体动态破坏裂纹扩展机理研究 | 第69-75页 |
5.3.1 岩体的破坏类型 | 第69-70页 |
5.3.2 裂隙尖端应力分析 | 第70-72页 |
5.3.3 动载作用下节理岩体裂纹扩展模式 | 第72-7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5-77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7-81页 |
6.1 结论 | 第77-78页 |
6.2 展望 | 第78-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与参与科研项目情况 | 第89-91页 |
一、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第89页 |
二、参与科研项目 | 第89-91页 |
致谢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