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球物理学论文--大地(岩石界)物理学(固体地球物理学)论文--地震学论文--地震观测预报论文

地衣测年在川西古地震研究上的应用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前言第10-15页
    1.1 选题依据第10-12页
    1.2 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第12-13页
    1.3 论文主要内容及工作量第13页
    1.4 论文主要创新点第13-15页
第二章 区域地质构造概况第15-24页
    2.1 活动构造背景第15-16页
    2.2 区域地貌特征第16-17页
    2.3 主要活动断裂第17-24页
第三章 地衣测年的方法原理及应用第24-30页
    3.1 地衣测年的原理第24-25页
        3.1.1 基本假设第24页
        3.1.2 适用环境第24-25页
        3.1.3 测年范围第25页
    3.2 地衣选择第25-27页
    3.3 地衣测量第27-28页
    3.4 测量数据处理第28-29页
    3.5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四章 川西地区地衣测年的结果与分析第30-66页
    4.1 测量点选择第30-37页
        4.1.1 折多山地质地貌及地衣分布第30-33页
        4.1.2 雀儿山地质地貌及地衣分布第33-36页
        4.1.3 道孚和尤斯地衣分布第36-37页
    4.2 黄绿地图衣测量第37-38页
    4.3 黄绿地图衣测量数据分析第38-65页
        4.3.1 折多山第38-52页
            4.3.1.1 历史地震第38-41页
            4.3.1.2 黄绿地图衣概率密度曲线第41页
            4.3.1.3 ΔX取值第41-50页
            4.3.1.4 生长曲线第50-52页
        4.3.2 雀儿山第52-65页
            4.3.2.1 历史地震第52-55页
            4.3.2.2 黄绿地图衣概率密度曲线第55页
            4.3.2.3 ΔX取值第55-60页
            4.3.2.4 生长曲线第60-65页
    4.4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第五章 讨论第66-75页
    5.1 黄绿地图衣测年对古地震的推测第66-72页
        5.1.1 测年精确度第66-67页
        5.1.2 川西地衣测年及其与探槽古地震结果对比分析第67-72页
    5.2 地衣生长的影响因素第72-73页
    5.3 地衣测年存在的问题第73-75页
第六章 结论第75-76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76-80页
致谢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RMCG宇宙学模型的理论研究
下一篇:磁层亚暴在小时空尺度上的能量释放过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