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宗教论文--佛教论文--经及经疏论文--小乘论文

《维摩诘经》与小乘佛教的关系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11-20页
    第一节 研究意义第12-14页
    第二节 研究现状第14-20页
第一章 《维摩诘经》的小乘渊源第20-36页
    第一节 《维摩诘经》产生时代佛教的发展态势第20-24页
        一、印度佛教史的分期与大乘的出现第20-22页
        二、《维摩诘经》的出现及大小乘的并立第22-24页
    第二节 《维摩诘经》与《郁迦长者经》的关系第24-29页
        一、郁迦长者的“八未曾有法”第24-26页
        二、维摩诘与郁迦长者社会身份的相通之处第26-27页
        三、维摩诘与郁迦长者佛学成就的相似之处第27-28页
        四、现世涅槃思想的一脉相承第28-29页
    第三节 《维摩诘经》与《质多对话录》的关系第29-33页
        一、《相应部》中的质多长者与维摩诘的比较第30-31页
        二、《杂阿含经》中的质多长者与维摩诘的比较第31-33页
    第四节 《维摩诘经》与《长老偈》的关系第33-36页
        一、从《长老偈》看“维摩”名字的由来第33-34页
        二、《长老尼偈》中的维摩诘影子第34-36页
第二章 《维摩诘经》对小乘的超越第36-50页
    第一节 宗教哲学方面的超越第36-41页
        一、性空观:对小乘佛教有执的超越第36-38页
        二、不二观:对小乘佛教偏执的超越第38-41页
    第二节 宗教解脱方面的超越第41-44页
        一、佛陀观:对小乘佛教佛陀观的超越第41-42页
        二、净土观:对小乘佛教娑婆观的超越第42-44页
    第三节 宗教实践方面的超越第44-50页
        一、居士观:对小乘佛教僧俗关系模式的超越第44-47页
        二、方便观:对小乘佛教修行生活的超越第47-50页
第三章 《维摩诘经》对小乘佛教之扬弃的影响第50-56页
    第一节 构建了佛教的包容原则第50-52页
        一、《维摩诘经》对待小乘的基本态度第50-51页
        二、《维摩诘经》处理与小乘关系之原则对后世的影响第51-52页
    第二节 促进了佛教的中国化第52-56页
        一、《维摩诘经》与玄学的亲和第52-53页
        二、《维摩诘经》与儒家思想的会通第53-56页
结语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2页
致谢第62-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从马克思到马尔库塞:异化理论的历史演变及其当代启示
下一篇:呼伦贝尔市巴尔虎萨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