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苯甲酰胺类HDAC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初步体外抗肿瘤活性评价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1. 引言 | 第10-16页 |
2.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与合成 | 第16-22页 |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 | 第16-19页 |
·合成路线的设计 | 第19-22页 |
3. 化学实验部分 | 第22-33页 |
·仪器和试剂 | 第22页 |
·重要中间体的合成 | 第22-23页 |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 第23-33页 |
4. 体外活性初步评价实验 | 第33-36页 |
·基本原理 | 第33页 |
·材料和试剂 | 第33页 |
·方法和结果 | 第33-36页 |
5. 讨论 | 第36-39页 |
·合成工艺路线的研究 | 第36页 |
·目标化合物初步构效关系研究 | 第36-39页 |
6. 结论 | 第39-40页 |
7.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8. 附 ~1H-NMR 谱图 | 第43-51页 |
9. 文献综述 | 第51-61页 |
1.组蛋白去乙酰化酶 | 第52页 |
2.血管生成靶标 | 第52-53页 |
3.蛋白激酶类 | 第53-55页 |
4.细胞周期调节分子 | 第55页 |
5.凋亡调节分子 | 第55-56页 |
6.蛋白法尼基转移酶 | 第56-57页 |
7. 端粒酶 | 第57页 |
8.结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10. 附录 | 第61-62页 |
·本人简历 | 第61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目录 | 第61-62页 |
11. 致谢 | 第62页 |